芳草萋萋青草綠,又是一年清明時。在“雙減”政策背景下,成都市勝西小學五年級組全體語文教師結合在研的區級小課題《小學語文高段創新作業設計類型研究》,精心構思,巧妙設計,讓孩子們在“作業超市”中自主選擇自己喜愛的作業內容和形式,感悟清明,緬懷先烈,溯源尋根。
思維導圖講清明
讓孩子們在查找資料、自主閱讀的基礎上繪制思維導圖,講述自己對清明節的認識。
創意手工寄哀思
清明節不僅是“緬懷的節日”,還是“生機的節日”。制作風箏,有趣又充滿活力;折紙菊花,緬懷先烈、遙寄哀思;掃墓祭祖也是由來已久的傳統風俗。
精美小報畫清明
清明既是節氣又是節日,孩子們多渠道了解了清明節的來歷和習俗后,拿起畫筆,將他們了解到的清明節,制作成一張張精美的手抄報。
孩子們將柳樹、雨水等典型元素融入到手抄報中,制作出一張張既精美又富有文化內涵的小報。
清明節美食DIY
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而清明節,自然少不了美食。年級組老師為孩子們精心準備了清明傳統美食菜單,讓孩子全方位體驗清明節的文化內涵。
相機記錄聊感悟
“如果生命只剩下三天,你會做什么?”有些神奇的問題,像一把鑰匙,可以活躍親子交流。在這些話題的談論中,孩子與父母、家人在做真切的交流,大家在共同經歷生命的成長。
了解生命 感悟生命
死亡是必然的,也是普通的。所以,生命才如此美好,享受今天的生命,才是更重要的。孩子們通過一本本關于生命的書籍,查找相關資料,了解生命的歷程和規律,親自動手寫一寫、畫一畫,排排序,了解生命周期的概念和意義。
播種一顆向上的種子
生命都有向上生長的愿望,學生亦是如此。學生們通過親手種花,在親手培育的過程中感悟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構思巧妙畫創意
踏青時節,特別適合穿上一雙輕便的鞋子外出踏青散步,孩子們在畫紙上畫下了去踏青的場景。
作業的創新設計是“雙減”政策的一個重要研究內容,五年級組語文教師將繼續把小課題研究與作業實踐緊密結合,群策群力,且行且思,腳踏實地以研究的視角,為孩子們設計出具有創新性、實踐性、綜合性的優質高效作業,切實提高學生綜合素養,減輕學生過重負擔。(賴波 通訊員 馬高麗 李欣)
勝西小學,語文特色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