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淞浦中學多措并舉,向學生提供社會實踐服務崗位
2020-09-22 09:11:27 來源:上海青年報
1
聽新聞

淞浦中學地處寶山區月浦鎮,學校的社會實踐的崗位并不多。為了讓更多學生參與到志愿服務的活動中,淞浦中學與周邊社區、愛心之家等多次協調,盡可能多地設置服務的崗位與服務的次數,并積極與鎮教委、鎮學生社區實踐指導站聯系,盡最大努力向學生提供社會實踐的服務崗位。

多方聯動發掘崗位

淞浦中學積極與學生社區實踐指導站聯系,首先確保學校周邊社區崗位的落實;其次,發掘如陽光家園、鄉村少年宮等社會實踐活動;之后進一步拓展到中冶醫院導醫服務,并把參與每年“藍天下至愛”慈善募捐活動作為高一學生社會實踐必修課,開展多項多類適合不同學生特點的社會實踐。得知楊行鎮社區圖書館、地震館等場館缺少志愿者,學校又積極與之對接,利用寒暑假,向部分同學提供了實踐崗位。通過和周邊街鎮、單位的聯動,盡最大努力向學生提供社會實踐的服務崗位,確保所有的同學在高二結束前能完成所有的志愿服務學時。

培訓充分指導到位

每年新高一入學后,淞浦中學會對全體新高一學生、家長進行社會實踐平臺的介紹及操作培訓,讓每個學生和家長明確社會實踐的意義。學校還通過上海市學生社會實踐信息記錄電子平臺,邀請專家老師到學校為同學們開展培訓與講座,解答同學們在社會實踐開展過程中的疑惑,鼓勵同學們分享社會實踐的收獲。針對有些如醫院崗位、場館講解、慈善募捐等有特殊要求的實踐活動,學校和崗位單位攜手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與指導,每年慈善募捐前會有專門的老師進行集中指導,包括活動背景意義介紹、活動過程講解、禮貌用語、特殊情況的處理等各個環節。所有的崗位力爭做到指導到人、一崗一培訓,幫助學生最快進入實踐角色。

切實開展立身樹德

起初,不少同學認為,社會實踐對他們而言,可能就是為了學分而已。為了扭轉這個觀念,學校不僅對這方面表現突出的同學予以表彰和嘉獎,更把這一項內容作為淞浦德育工作的抓手。所以在落實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的過程中,通過各環節的嚴把關,落實活動的切實開展、實時反饋和及時改進。本著“成人立事、厚德載物”的宗旨,讓參與到社會實踐的同學首先重視自身“德”的培養,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為學校,為社區,為國家盡綿薄之力。有一年,正值“藍天下的至愛”活動當天,雨夾雪的天氣格外陰冷,大部分的同學活動結束后衣服、鞋襪都濕透了,但沒有人對此有怨言。活動的過程中,這些十幾歲的少年們走上街頭,用自己的行動為困難家庭過個好年而努力著。這一幕讓行人們也感動不已,紛紛慷慨解囊,加入了捐款的行列。當同學們用凍得有些發紅的手上交募捐袋的時候,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責任在肩的喜悅,這一刻,就是社會實踐活動立身樹德的價值體現。

背景

2015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試行)》公布。上海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改革實施以后,在市教委、市校外聯各相關單位全力支持下,上海市淞浦中學根據實際情況和課程計劃要求,將學生社會實踐工作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之中,有計劃地安排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除了常規的軍訓、學農、研究課程、各類主題黨團活動以外,尤其積極與周邊社區、敬老院、醫院、圖書館等單位等多方攜手,通過參與社區活動、敬老服務、共建單位慰問等多種形式的志愿者活動,將學校德育教育擴展到校外。參與活動的學生以校優秀學生、學生干部帶動其他學生,不僅為高中生的個性發展、生涯規劃提供了平臺,同時通過參加活動的正面導向,幫助、帶動后進生、問題生轉變,提升學生責任意識,發揮校園德育正能量。

[數說]

學校在“上海市學生社會實踐信息記錄電子平臺”上記錄高中學生參加志愿服務的項目內容、次數、累計時間、達標情況、受表彰的次數或在志愿服務中形成的調查研究報告及成果。學生的志愿服務的累計學時和受表彰記錄最終會導入上海市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系統。迄今為止,淞浦中學已開展志愿服務45144人次,志愿者服務總學時達95350.5學時,基地表彰次數共計1337次。

[成果]

見賢思齊,人人參與志愿服務

點面結合尋出特色

為了讓更多學生參與到志愿服務的活動中,淞浦中學與周邊社區、愛心之家等多次協調,盡可能多地設置服務的崗位與服務的次數。如愛心之家的服務,涉及一個年級,但人數有限,為了滿足更多同學的志愿服務愿望,學校與月浦陽光之家協商,每次十名同學,每班輪到兩次,每周一和周三都去陽光之家服務。而每班十名同學的活動組織管理,分別下達各班級,由班級負責人進行通知、組織與反饋。學校社會實踐的崗位有可以面向全體學生的社區志愿服務,比如社區環境保潔等,這往往是每天中午一個班級輪崗開展,一年至兩年下來,大部分同學可以通過這樣面上鋪開的崗位完成相應的社會實踐。比如“藍天下至愛”慈善募捐活動,每年崗位需求量比較大,正好可以滿足一個年級所有學生的實踐需要,所以,這項活動就成了學校高一年級的社會實踐必修課,學生們走上街頭,為困難家庭募捐。

網格管理促進自主

拿學校暑期活動來說,如果僅僅是學校、班主任布置,學生干部牽頭參與,那么活動的面仍然較為局限,所以近幾年學校政教團委聯合各班班主任將暑期工作進行了網格化處理,除了學生干部牽頭的常規活動外,其他的假期活動由各班級團支部自行展開。這樣的優點在于班級團支部的學生對本班學生更為了解,本班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更高。多年來,淞浦中學的老師們驚喜地發現通過學生自主的管理,紅色參觀、職業體驗等雖然沒有學時,但對學生而言很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都通過班級平臺開展了起來,豐富了學生的假期生活,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鍛煉了學生干部的工作能力,促進了學生的自主管理意識,提高了學生的自助管理能力,也開闊了同學們的眼界。網格化管理還能發揮各班級團支部自身的特點,形成了各個班級的特色。

正面導向互為榜樣

借助參與社會實踐活動達到正面引導的教育成效是淞浦中學社會實踐工作的重點。活動不局限于給優秀學生機會,即使學習上并不出色,甚至略微落后的學生,即使在日常的校園生活中有著這樣那樣問題的學生,只要他們愿意,都可以去參與,表現突出,同樣可以受到表彰。事實上多年來,有相當一部分平時并不突出的學生參與了各類活動并獲得了表彰。2016屆畢業生繆嘉梁因為突出的志愿服務表現榮獲了區最美學子提名,成為了同學們的榜樣。在活動中收獲的不僅僅是活動本身,更對他們的人格完善、能力的增強提供了正面的促動。

有很多學生的志愿者服務活動積極主動。學校的志愿者工作并不僅為功利的目的,所以學校是在全校層面布置愛心服務工作,對于沒有機會參加愛心暑托班、陽光之家服務的其他年級的學生,也由班級團支部組織進行社區敬老、環境整治、文化宣傳甚至校內服務等相關的志愿服務工作,盡可能做到人人參與志愿服務。不只為積攢學時,意圖將志愿服務真正地化為學生主動的行為而非被動要求,在志愿服務活動中,不少平時表現一般的同學通過自己的眼去看去體會同學們的優秀,從而達到自省,以至于見賢思齊是淞浦德育工作的最終目的,也是淞浦人人志愿的初衷。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