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用好“數據鏈”,把脈“征兵鏈”
2021-01-14 11:34:43 來源:中國青年報
1
聽新聞

“為杰大哥,聽說你家讀大學的兒子今天回家了,我們特意來給他宣講征兵政策哩。”1月9日上午,從疫情防控“贛通碼”大數據中了解到江西省吉安縣登龍鄉泗塘村應屆大學畢業生郭家興剛回到家的消息,登龍鄉武裝部部長周風云立即前往他家進行征兵動員。這是吉安市征兵辦用好“數據鏈”,把脈“征兵鏈”,依托大數據精準征集的一個縮影。

郭家興是江西工業貿易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應屆畢業生,父母一直希望他參軍入伍報效國家,郭家興自己也有參軍意愿,但對報名應征存在許多疑惑,正準備前往鄉政府咨詢征兵政策時,征兵辦的工作人員主動上門來宣講征兵政策了。

“一年兩征”政策出臺后,如何從廣大的適齡青年中篩選出優質兵源,是擺在江西省吉安市征兵辦工作人員面前的一道難題。他們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決定將征兵信息與政府大數據實行無縫鏈接。征兵辦組織專業人員與公安、教育及衛計委對接,將轄區內5年來被各地高校錄取的18周歲至24周歲的大學生適齡青年進行篩選,對他們的家庭情況、現實表現、社會關系以及他們當年參加高考體檢時的外科、內科、耳鼻喉科、視力、心電圖、B超等項目的體檢情況嚴格對照征兵政治考核和體檢標準進行篩查,確保大學生預征對象的政治和身體“雙合格”,隨后將合格適齡大學生列為預征對象,把好兵員征集的第一道關口。

“下個星期,我回家后就立即到市征兵辦參加征兵體檢,希望能早日圓我的參軍夢!”1月上旬,在九江學院計算機系接待室,該校大三學生李厚峰聽完專程前來對他進行征兵動員的井岡山市人武部部長龔利軍的政策宣講后激動地說。

井岡山市征兵辦通過大數據分析,了解到李厚峰的基本情況符合今年應征條件后,將他優先列為大學生預征對象,在前期線上宣傳的基礎上,又專門派出征兵工作人員前往其就讀的高校對其進行“一對一、面對面”的精準動員。

井岡山市轄區內沒有一所高校,面對高校數量稀缺且大學生征集比例要求增高的形勢,為了動員更多的井岡山市籍大學生返鄉報名應征,該市征兵辦通過教育部門提供的精準數據,適時向預征對象及其家長推送征兵政策,開展線上征兵宣傳,開通24小時征兵電話熱線,及時解答適齡青年的各種疑惑,并安排專人對全國征兵網上的留言及時進行回復,最大程度為應征青年解疑釋惑,堅定他們參軍報國的志向。

與此同時,市征兵辦還專門組織人員前往各高校對井岡山市籍的大學生進行“一對一、面對面”的精準動員,做到征兵標準家喻戶曉,優惠政策人人皆知、深入人心,極大地鼓舞和激發了大學生參軍報國的積極性。

“往年為了搜集優質兵源信息,征兵辦需派出專人前往各地對適齡青年進行摸底調查,逐個登記年齡、住址、身份證等基本信息,效率低下,還費時費力。如今,有了大數據的助力,在網上就可以確定預征對象,不僅省時省力,效率還非常高!”龔利軍介紹說,他們利用大數據平臺篩選出大學生,通過組織征兵工作人員回訪、發送征兵宣傳短信等形式進行動員,形成“宣傳-鎖定-反饋-追蹤”的精準征兵模式。

據悉,為加強對預征對象的教育管理,吉安市征兵辦還借助疫情防控“贛通碼”大數據,動態了解和掌握預征對象情況。他們請專業人員將征兵系統與疫情防控大數據實行無縫對接,當預征對象出現在轄區內的車站、碼頭或機場等公共場所時,只要他們對“贛通碼”進行掃描,信息員就能第一時間掌握到他們的出行動態,隨后立即將這一信息通知到各縣(市、區)征兵辦,整個數據信息指定專人負責管理,確保數據信息安全保密。

“有了大數據的幫忙,征兵工作不再是苦差事!”該市征兵辦負責人禹愛中說,自從依托大數據開展征兵工作以來,征兵辦的工作人員不再像往年那樣忙亂。在吉安市征兵辦,這里的辦公秩序井然,工作人員端坐在電腦桌前收集來自各地的數據信息,筆者隨手拿起一份預征對象登記表看到,上面記載著預征對象的姓名、就讀學校、學習專業、家庭地址、身體狀況、社會關系、入伍態度和管理情況等精準數據信息,為征集優質兵源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今年對大學生的征集比例與往年相比明顯提高,為營造適齡大學生報名參軍的氛圍,我們實行精準宣傳,將宣傳任務層層分解,各鄉鎮街道抓好轄區內各村的征兵宣傳,打通征兵宣傳‘最后一公里’。”禹愛中介紹,與地方政府部門大數據的無縫對接,不僅提高了兵員征集的效率,同時也為集聚優質兵源提供了扎實基礎。

筆者從該市征兵辦了解到,截至目前,該市已有3600多名適齡青年通過網上報名,其中大學生比例達到92%,比往年提高了10多個百分點。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