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簡稱《意見》)發布,為開創中部地區崛起新局面勾勒藍圖。在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實施15周年之際,意見的出臺將為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的機遇,也為中部地區的高等教育發展帶來新的活力。
在《意見》第十九條,明確指出要加快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支持國內一流科研機構在中部地區設立分支機構,鼓勵國外著名高校在中部地區開展合作辦學。
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中部六省處于中國內陸腹地,承東啟西、連南接北,作為關鍵“連接點”,中部六省的崛起與國家發展戰略緊密相連。
高校數量排名前列
近年來,隨著我國各項發展政策向中西部傾斜,中部六省的高等教育也有了長足的發展,優質的高等教育資源不在少數,六省的高校數量在全國省市排名中處于前列。
雖然在高校數量上,六省市的實力并不弱,但高水平院校的分布與建設上還是處于劣勢。教育部直屬高校實力較強、學科特色鮮明,由教育部直接管理,一直走在探索改革的前沿,基本涵蓋了全國重點高校,目前全國共有76所教育部直屬大學,分布在18個省市。
在76所高校中,湖北擁有7所,排名相對靠前。湖南2所、安徽1所,其他三個中部省河南、江西、山西沒有教育部直屬高校。
中部六省整體的高教資源整體豐富,但高水平大學稀缺。
“雙一流”高校分布不均
在中部六省中,“雙一流”建設高校的分布是很不均衡的,湖北省在六省中是“雙一流”布局最廣的省份,共有2所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5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湖南有2所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1所一流大學B類建設高校,1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雙一流”建設方面在六省市中排名前列。
安徽、河南分別只有3所、2所“雙一流”高校。而山西、江西僅有1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在中部六省中發展最弱。
“雙一流”高校中部布局有限
近年來,很多“雙一流”高校都選擇在異地布局辦學,對高校和異地辦學所在地來講是一種共贏的探索。對高校來說,異地辦學擴大了辦學規模,有效提升自身的實力;對異地辦學的所在地來說,引進更多高等教育資源,能拉動當地經濟的增長,提升本市的綜合實力。
但是,“雙一流”高校異地辦學多數選擇東部發達城市,青島、深圳、蘇州成為異地辦學的熱門城市,受到了“雙一流”高校的青睞。
而中部六省則鮮少有一流大學問津,多數高校新校區為本省內布局,參考鄭州大學洛陽校區、河南大學鄭州校區、武漢理工大學襄陽校區等。
在中部六省目前已公布的異地辦學規劃中,除本省內“雙一流”高校布局外,外省市高校多集中于研究院建設,且數量屈指可數。
隨著東西部高教資源的進一步發展,中部六省在吸引大批高水平大學辦學、實現本省一流高水平大學快速發展上還任重道遠。
“雙一流”建設重新布局
“十四五”時期,中部六省對“雙一流”也做出全面規劃。
省部共建振興中部發展
在省部共建高校中,多以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高水平大學為主,在這些高校中,有些是教育部直屬高校,有些是各部委與地方省市共建高校。截止目前,我國省部共建高校已超百余所。
據不完全統計,中部六省中共有30余所省部共建高校。湖北、湖南省部共建布局最廣,河南、江西、山西三省略顯落后。
2018年,教育部啟動部省合作共建工作,河北大學、山西大學、內蒙古大學、南昌大學、鄭州大學、廣西大學等14所高校由此前的“省部共建”升級為“以部為主、部省合建”高校行列,將獲得更多中央投入的專項經費,在人才引進、科研平臺等方面支持,推動中西部無部委直屬高校省(自治區)高等教育與全國高等教育均衡發展。
教育部同時明確提出“部省合建學校與部直屬高校同等對待”,并將合建高校納入部屬高校序列。全力支持中西部高水平大學建設,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發展水平。2020年,江西中醫藥大學成為江西省與教育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建高校;2021年,中北大學成為山西省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高校、山西省與工業和信息化部共建高校,中部高等教育部質量、綜合實力穩步提升。
科技創新助力區域發展
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國家加強區域創新體系建設,肩負著提升區域自主創新能力之重任,處于國家科技創新的頂端。
聚焦科技攻關,提升科技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把創新資源轉化為高質量發展資源,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對區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公開的科技部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已超50家。中部六省共計有13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分別涉及13所高校。
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是提高區域自主創新能力,推進區域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的重要舉措。
實驗室的建設布局按照中西部地區和國家科研基地建設相對薄弱地區重點布局,在東部地區適當布局統籌實驗室建設。所以從名單來看,中部六省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布局較為平均,且以本省市區域位置、重點學科建設為主。
中部六省發展水平不同,域內經濟聯系緊密度不高,《意見》的出臺,是順應新時代新要求作出重要決策部署,有助于中部地區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邁出更大步伐,在高教創新發展中也將開拓新路徑,迎來發展全新局面。期待中部六省的高教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