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聯大蓬勃的體育之風 聯想想到“最嚴體育校規”
2021-12-01 10:13:53 來源:工人日報
1
聽新聞

在戰火紛飛的年代,西南聯大體育之風仍然興盛。對比80多年前的西南聯大和更早些的老清華,我們不得不說,今天的大學體育太“溫柔”了。

最近在看已故翻譯泰斗許淵沖的《西南聯大求學日記》,興趣盎然,感慨良多。

據說,這是唯一公開發表的西南聯大學生日記。彼時,許淵沖尚不到20歲,日記內容大多是上課考試、讀書思考、師生往來、交友戀愛等學生日常,算不上宏大敘事,然而從中亦可管窺中國傳奇名校的教學風貌和歷史魅力。

朱自清、聞一多、馮友蘭、錢鐘書、楊振寧等大師的風采就不說了,單是西南聯大蓬勃的體育之風,便讓人心生向往。

1939年1月,許淵沖新生報到第一天,便在日記中寫道:“靠左的大教室里有一張綠色的乒乓球臺,大樓對面是一個大足球場,場上正在比賽足球,周圍的看臺上坐滿了觀眾,啦啦隊打著拍子,齊聲鼓掌叫好,我覺得秩序井然,勝過了在南昌看到的比賽。”

當時,西南聯大租用的是昆華農業專科學校的校舍。由此可知,80多年前的大學已有較好的體育設施,且有競賽活動,甚至還有“啦啦隊打著拍子”……

許淵沖提到,大一課程除了三門必修課之外,還有全校共同必修課,那就是體育和軍訓。“大一體育在農校大足球場上,第一次來上課的是久聞大名的馬約翰教授。他滿頭銀發,無論冬夏,都只穿一件襯衫,一條燈籠褲,滿口英語,不稱呼我們為同學,而叫我們作young man(年輕人)。每次上課,先要大家繞場跑800米,他第一次還不顧高齡,陪著我們同跑。在他親身榜樣的鼓舞下,哪個同學能不盡力跑800米呢!”

我的引用有點長,但這段記敘信息量很大,馬約翰呼之欲出的生動形象自不待言。由此可知,82年前的西南聯大,體育課還得跑800米,一點也不“溫柔”。不只是要跑,還要賽——許淵沖在日記里,就得意洋洋地寫了自己第一節體育課,勇奪800米冠軍的策略——“先跑第二,緊跟第一,到了最后沖刺時,再拿出全力超越”。

許淵沖還提到一個非著名的體育老師黃中孚。他是清華大學1933年畢業生,講話很有趣味,一會兒說中文,一會兒說英文,“大有馬約翰學生的風度。”他教學生體操,許淵沖雖然感覺很累,但還是“覺得很有勁”。黃中孚老師一句話讓許淵沖印象深刻,“如果你自己不教育自己,別人是無法教育你的”。

學習之余,許淵沖同學的體育生活非常豐富:去海埂游泳,在大觀園劃船,到云南大學打網球,和同學們打橋牌……日記顯示,西南聯大的體育課不只有跑步、足球、籃球、體操,甚至還有排球、手球、壘球、跳繩課。學生們在體育課之外,還可以去學生公社里打乒乓球、玩彈子、下象棋,走五子棋。

學校賽事也是相當繁多,除了全校五四運動會、全校乒乓球賽,還有學院之間的比賽、校舍之間的比賽,甚至還有教職工和學生聯隊的比賽。

比賽總有輸贏,許淵沖日記對此也有記敘:勝利時的竊喜、輸球時的沮喪,甚至還有因輸贏和同學起爭執,然后重歸于好。這些本來都是體育的一部分,也是體育“自我教育”功效題中應有之意。

在戰火紛飛的年代,西南聯大體育之風仍然興盛。看似突兀,但想想清華大學此前已經實行多年的強制體育制度,對此似乎也不應大驚小怪。

在1940年1月22日的日記里,許淵沖寫道,“聽說吳宓先生體育考試曾不及格,出國留學推遲一年。”他說的這樁陳年往事,既可為清華強制體育的佐證,也能從一個側面反映,清華體育之風對于西南聯大的影響。

許淵沖80多年前的日記,讓我不禁想到前不久鬧得沸沸揚揚的云南大學“最嚴體育校規”一事。

據了解,云南大學體測目前執行的是《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該標準已經是5次修訂,每修訂一次,標準就下降一次,目前已是最低標準。學生每學年可選擇兩個學期中成績最好的一次記成績,還可以申請多次補考。這樣寬容和低標準的“強制”,還能算“最嚴體育校規”,其他大學之狀況可想而知。

對比80多年前的西南聯大和更早些的老清華,我們不得不說,今天的大學體育太“溫柔”了,今日大學生體質實在讓人憂心。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