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鄭州工商學院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以學生能力培養為重點,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強化教學管理,在人才培養、專業建設以及教育教學改革方面大膽探索,堅持“四維協同”,教育教學質量顯著提升。
一、高度重視,筑牢教學“生命線”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學校始終把教學當作學校的核心工作,圍繞著“七個一”全面扎實推進教學工作。一是每周進行一次教研活動,由各教研室主任負責組織,做到“三定”(定時間、定地點、定人員)“四有”(有明確的主題和內容,有記錄,有專人負責檢查,有計劃)地開展教研活動;二是每周進行一次學情反饋,組織各學科教研室對學生學情采取多種形式的了解分析,并及時將了解的結果進行反饋,以便改進教學,確定新的教研方向;三是每月組織一次教學專題培訓,加速提升新晉教師的教學工作能力;四是每月校領導進行至少一次面對面與師生座談交流,深入基層加強調查研究,切實解決實際困難和突出問題;五是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專題會議研究教學工作,對專業設置及布局優化、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培養模式改革、教學評估等重大問題進行專題研究;六是每年評選一次教學名師、青年教師教學質量獎,且各類評優評先向一線教師傾斜;七是每年進行一次師德師風主題系列活動,持續加強和改進學校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
組織開展教學專題培訓
二、多措并舉,夯實教學“基本功”
學校以提升教師教學能力為目標,遵循教師成長規律,以智慧教學能力提升工作坊為抓手,提升教師智慧教學素養。切實提高新聘教師的工作勝任力、青年教師教學的創新力,助推青年教師加速成長,實現優質資源共建共享和青年教師個性化發展。
組織開展教學組織建設研討會
一是打造智慧教學能力提升工作坊系列活動,依托智慧教室每月組織一次專題培訓,開展創新課堂技能培訓、課程思政能力提升觀摩活動、省級一流課程申報經驗分享講座等活動,提升教師智慧教學素養、教學改革能力、課堂教學水平;二是對標省級“主干課、一本書、隨機抽、分類比”賽訓體系,開展學校第十二屆教師教學創新大賽,全校教師全員參與,實現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研,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三是選樹校級“標桿”基層教學組織,加強基層教學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基層教研室的功能,組織優秀基層教學組織建設經驗交流會,開展校級優秀標桿基層教研室評選活動,切實發揮基層教學組織在青年教師培養、教研教改等方面的功能;四是加強青年教師培養。針對新入職教師開展為期一年的跟蹤培養培訓,邀請校內外專家為新入職教師開展如何上好一堂課、如何備課、教學設計等主題工作坊;持續開展教學工作坊、教學沙龍等活動,為青年教師成長搭建平臺;開展中青年骨干教師、教學管理人員等專項培訓,助力青年教師成長。
三、強化監控,把準教學“度量尺”
深入課堂全面聽課檢查
學校制定了《鄭州工商學院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實施辦法(試行)》,進一步夯實教學質量監控基礎。一是積極推行四級教學監測。學校日常教學監控,充分發揮督查室、校級督導團、院部督導、學生教學信息員四級聯動作用,深入課堂、深入宿舍、深入其他學習場館,全方面監測教學質量;二是深入開展領導干部與學生座談活動。領導干部每月深入班級座談至少一場,及時發現教育、教學中的問題與不足,有計劃、有目的地改進教育、教學質量;三是充分發揮“校長信箱”功能。在學校網站設立校長信箱,及時整理“校長信箱”信件,暢通信息反饋渠道,高效回復信件,對于師生、家長、社會關注度高的問題,及時公開回復,不斷優化“校長信箱”的信息搜集與反饋、涉及事項改進與完善機制;四是扎實落實聽課制度。學校各級領導干部要按照《鄭州工商學院聽課制度》要求,深入課堂,及時了解教學狀況。堅持教師互相聽課制度,按照隨機聽課、定向聽課、交互聽課和觀摩聽課等方式,實施全面聽課檢查,及時發現和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高教學管理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四、加強督導,提升教學“滿意度”
組織開展教學質量全面提升“評課活動”
學校在長期實施教學日常督導的基礎上,進一步健全教學督導組織體系,配置教學督導資源,構建教學督導平臺,完善教學督導制度,加強對教學過程及諸環節的指導、管理、督查和考評,逐步推進教學督導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建設。一是充分發揮校院兩級教學督導的作用,對各院(部)工作實施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對落實的質與量情況進行評價,發揮“評管”作用;二是全程參與說課、聽課和評課活動,對教與學的質量進行客觀如實評價,發揮“督教、促學”的作用;三是建立健全常態化教學督導檢查制度,將教學檢查分為期初、期中、期末檢查三個階段,以規范教學、過程檢查、考核質量為重點,組織日常檢查和專項抽查;四是學校每年進行師生教學滿意度調查、教材使用情況調查,通過數據分析發現問題,及時整改,提高師生教學工作滿意度。(王文方、孫光亞)
標簽: 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