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鄉村漸次消失”:江蘇大學藥學院開展“尋變記”實踐活動
2022-03-11 14:16:55 來源:江蘇教育報
1
聽新聞

“斗轉星移映射在家鄉的點點滴滴,看似不起眼的每一個角角落落,都布滿時光鐫刻的痕跡……”來自福建省仙游縣的江蘇大學藥學專業2020級學生謝葉婷在自己的“尋變報告”中,寫下了這樣一段話。從查閱資料到實地考察再到訴諸文字,謝葉婷獲得了探訪家鄉“前世今生”的快樂。她發出感嘆:“家鄉其實很大,值得我們仔細看看它的模樣”!

和謝葉婷一樣,在今年寒假,江蘇大學藥學院有497名返鄉學子在家鄉開展“尋變記”主題實踐活動。圍繞鄉村振興、脫貧攻堅、城市現代化、傳統文化、疫情防控等多個主題,他們在“尋變、思變”中感受不一樣的“年味”。

據活動組織者、江蘇大學藥學院黨委副書記劉正欣介紹,“尋變記”是藥學院思政教育“一院一品”建設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自2015年起至今已持續開展8年。活動引導學生探尋個人、家庭及家鄉變化,幫助他們在社會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不斷推動實踐育人工作向縱深發展。

“莫讓鄉村漸次消失”“‘市’大變呀”“我為壯鄉文化代言”“感萬變,悟不變”……2022年,藥學院學子創新“尋變報告”形式,從“尋變清單”選擇主題后自擬題目,用文字、圖片、短視頻等形式形成報告,上傳到抖音、朋友圈等,分享自己的所尋、所思、所感。

“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為家鄉作貢獻。”藥學專業2020級學生孔佳怡的家鄉在山西侯馬市,返鄉居家隔離14天后,她主動報名參加抗擊疫情志愿服務,為社區制作防疫宣傳海報,參與執勤、體溫檢測等工作。她在“尋變報告”中寫道:“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為國家作貢獻,減少外出、戴好口罩,這既是保護了自己也是保護了他人。”

隨著生活水的不斷提高,村子里的許多變化都讓藥學專業2021級學生王星艷感觸頗深:“家鄉小鎮開通了公交車,開往鎮中心、鄰鄉鎮以及市中心。從小長大的地方正變得越來越好,人們的幸福指數也越來越高,這就是鄉村振興的現實意義。”

“‘尋變’讓簡單的寒假生活多了一些色彩,讓松散的作息時間變得規律,也讓我更加了解本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藥學專業2021級少數民族學生楊遠華借此次機會,為大家詳細展示了侗族的歌唱藝術。線上交流時,他表達了自己的期待:“民族文化是民族的瑰寶,我們要拿好接力棒,讓民族文化歷久彌新!”

“鄉村振興、城市現代化、少數民族文化、非遺文化、疫情防控、認識自我……這些大學思政課上耳熟能詳的主題內容,借助‘尋變’活動再次走進大學生的視野。江大學子利用這一‘翻轉’課堂,展現自己對社會問題的深入思索,實現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劉正欣說。

標簽: 江蘇大學藥學院 查閱資料 實地考察 傳統文化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