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金水區藝術小學是一所公辦的藝術特色學校,1995年成立之初,“初之所予藝美人生”便成為學校的辦學理念。2012年,學校將美育作為學生全面發展的切入點,并確定了“以美養德、以美弘智、以美健體、以美怡情、以美育美”的美育目標。
細處著力,構建大美育課程體系
學校構建了包括藝術美育課程、學科美育課程、綜合美育課程、潛在美育課程等在內的大美育課程體系。學校實施的美育課程將審美情趣與道德情愫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美育課程與活動,從細微處培養學生的“知”“情”“意”“行”,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建立“真善美”的人生觀、價值觀,讓學生在尋找美、追求美、創造美的過程中,修養、審美、品行、素質得以不斷提高,成為形象美、學習美、行為美、心靈美的藝美少年。
將藝術美育課程作為實現美育的重要途徑。藝術教育是實現美育的基本途徑,因此所有學生從入學之初就會選擇一門藝術課作為小學階段的專業課,六年一以貫之的藝術課程,使學生在藝術技能和審美能力方面得到顯著提升。
長期的教學實踐表明,藝術美育課程不僅有利于學生的技能學習、藝術養成,對于其他領域的學習和人生的長遠發展,也有著顯著的促進作用。
將學科美育課程貫穿于所有學科學習之中。學校將學科教學與美育相融合,挖掘學科美育基因,激發教師的美育潛能,推進學科美育課程的有效實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除了日常的學科教學之外,豐富的學科活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點燃了學生主動參與的熱情。
如學校一年一度的硬筆書法比賽、經典誦讀展示、英語講故事比賽,每年一次的大課間比賽和全員運動會等,在活動中,學生體會學科學習的內容之美、形式之美、力量之美、感性之美與理性之美,同時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文字的魅力、數字的力量、歌聲的美妙,體驗繪畫的愉悅、思維的激蕩。
形成一批品牌化的綜合美育課程。學校綜合美育課程關聯多個學科,貫穿教育全過程,幫助學生們更真實地感受美、表達美。“發現商業的秘密”“奇思妙想創意服裝秀”“英語教育戲劇課程”“初之所予悉心開啟”等入學課程,“藝術,開啟人生無限可能”等畢業課程,“探秘東籬園”等勞動課程都已成為學校品牌課程。
學校開展的英語戲劇教育涵蓋了文學、音樂、舞蹈、表演、美術等。這種綜合性的教育手段,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能力、認知能力、想象力、創造力、領導力及一生發展最為重要的自信力,從而幫助學生成為一個更全面而完整的人。近年來,學生們所表演的英語教育劇目連續5次奪得“希望中國”青少年英語教育戲劇大賽全國總決賽特等獎、一等獎等殊榮。
潛在美育課程潤物細無聲。學校重視自然環境、人居環境、學習環境和藝術環境的建設。校園內種植大量的花草樹木,開辟清新自然的校園農場,設計優雅的讀書吧、完善的藝術教室。無論是環境優美的校園,還是格調高雅的公共讀書區,抑或是干凈整潔的教室、健康高雅的功能室,富有美感的環境給學生以美的熏陶,每個角落都具有文化韻味和美育功能。
多措并舉,建設美育教師團隊
美育教師團隊建設決定著美育課程實施的效果,為此,學校多措并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一是成立藝美教師成長營進行全員教師培訓。學校美育教育貫穿于整個教學之中,學校通過閱讀、演講、藝術鑒賞活動等多種方式提升教師的審美力。二是對體音美等美育教師團隊進行專業提升。音體美教師是學校開展美育的主力軍,美育不僅使學生習得藝術技能,更要通過提升藝術素養豐盈生命內涵。三是外聘美育教師團隊參與美育課程實施。面對在職美育教師數量不足的問題,學校聘請了省內藝術院團的專家來校任教,和學校配合,同步管理,使學生有計劃地、循序漸進地接受規范的藝術專業訓練。
學校一至六年級每周開設8節美育課,包括常規藝術課(即國家課程中的美術、音樂課)4節,利用校本課程與地方課程另又開設藝術素養課1節、藝術專業課2節,以及體育藝術課1節。此外,為保證課程質量,學校對教室進行改造升級,建設常規音樂教室7間、合唱教室1間、舞蹈教室3間、藝術專業教室28間、美術展廳1間。
家校共育,創建美育良好生態
家長對美育的認知水平決定了他們對學校美育的支持力度。
學校通過家長會、家長學校、家庭教育培訓等多種形式,向廣大家長宣傳美育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讓家長了解美育不只是美學知識的教育,也不是純粹的藝術,而主要是在培養學生審美感受力的基礎上完善其技術技法的教育,學生學習的所有課程都息息相關。
同時,學校創造各種機會,讓社會各界朋友和家長了解學校的美育理念,不定期向家長開放藝術教學課堂,展示學生最新藝術成果,讓家長一同參與到美育活動中來。學校還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和家長在藝術方面的教育資源,請他們到學校來,參與藝術教育的監督、管理與指導等工作,使他們成為致力學校美育健康發展的中堅力量。
(作者系鄭州市金水區藝術小學校長)
《中國教育報》2022年04月12日第9版
標簽: 大美育課程創建綜合育人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