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江電視臺《守護生物多樣性 與鳥類和諧共處》報道成師附校科考隊活動
2021-10-11 10:34:03 來源:成都師范學院附屬實驗學校
1
聽新聞

10月8日,溫江電視臺《溫江新聞》欄目《守護生物多樣性 與鳥類和諧共處》報道了成都師范學院附屬實驗學校第106科考隊的活動。KWT四川教育在線
KWT四川教育在線

KWT四川教育在線

10月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中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白皮書。白皮書指出,中國將生物多樣性保護上升為國家戰略,把生物多樣性保護納入各地區、各領域中長期規劃,完善政策法規體系,加強技術保障和人才隊伍建設,加大執法監督力度,引導公眾自覺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不斷提升生物多樣性治理能力。KWT四川教育在線

生物多樣性保護雖然是國家戰略,其實距離人們很近。國慶假期,成都師范學院附屬實驗學校科考隊開展了一次野外觀鳥活動,并有了新的發現。KWT四川教育在線
KWT四川教育在線

KWT四川教育在線

嚴國昊老師:“10點40分,地點在劉家濠,鳥名叫烏鹟,烏鴉的烏,鹟是左邊一個老人翁的翁,主人翁的翁,右邊一個鳥,這是我們調查到的成都市的156種鳥類。”KWT四川教育在線
KWT四川教育在線

KWT四川教育在線

科考隊當天還觀察到第157種鳥——栗腹磯鶇。這種鳥主要棲息于山林,在平原很少見到。科考隊此次野外觀鳥選擇了金馬街道劉家壕社區,有樹林、農田、林盤、小區、濕地等多個場景,學生們看到了很多不同的鳥類。5.3班王語萱說:“今天觀鳥,我看到了新的鳥——烏鹟,我還看見了100來只金翅雀,這是我從來沒有看見過的,我覺得很有意思。”KWT四川教育在線
KWT四川教育在線

KWT四川教育在線

與學生科考隊同行的還有觀鳥愛好者、青羊區東坡社區自然學校自然導師——田漢星夫婦,他們不僅教學生辨認鳥類,還用相機記錄鳥類的活動。田漢星告訴記者:“很多鳥很漂亮,一是想留下影像,另外有時候會看到陌生的鳥,不認識的,拍下來,回去后比對著圖鑒,進一步認識它、了解它,以便下一次再看到它的時候,能快速地把它識別出來,知道成都又來了什么新的鳥種。”KWT四川教育在線
KWT四川教育在線

KWT四川教育在線

自2010年起,成都師范學院附屬實驗學校開展了上百次的觀鳥活動,幾乎每次四川大學環保志愿者協會都會派出大學生志愿者參加,協助學生科考隊觀鳥,并提供專業意見。KWT四川教育在線

來自四川大學環保志愿者協會的大學生張芷蔚說:“觀鳥是一種沉浸式的環保教育,我們在觀鳥的同時,給大家去科普鳥類知識,讓大家去愛護鳥類、保護環境。”KWT四川教育在線
KWT四川教育在線

KWT四川教育在線

守護生物多樣性,從認識大自然愛護大自然開始。11年來,成都師范學院附屬實驗學校已先后派出106支學生科考隊,1500多人次參與,實地考察成都地區49個地點,徒步考察行程達500多公里。KWT四川教育在線

5.9班楊籽琰說:“我通過觀鳥,知道了物種的多樣性,并且慢慢喜歡上了觀鳥。”KWT四川教育在線
KWT四川教育在線

KWT四川教育在線
KWT四川教育在線

KWT四川教育在線

科考隊帶隊老師、成都師范學院附屬實驗學校科技輔導員嚴國昊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能帶著孩子們到大自然里面來,本身就是一件愉快的開心的事情,而且孩子們在這樣的環境中,他們的所見所聞,會印到他們的腦海里面。只有真正接觸大自然的人,才會真正熱愛這個世界。”(張紅)KWT四川教育在線

溫江電視臺,報道,成師附校,第106科考隊活動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