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8日,中國教育學會2021年度教育科研規劃課題《通過多元任務推動小學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落地的實踐研究》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開題論證會在成都市雙流區棠湖小學隆重舉行。會議由該課題負責人——雙流區教育科學研究院小學英語教研員、四川省小學英語兼職教研員尚梅林老師主持。棠湖小學國推辦張帥主任和課題主研張澤英老師應邀參加了本次線下開題論證會,并做了精彩發言。
此次開題論證會邀請了多位專家在線指導——龔亞夫(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教育學會外語專業委員會理事長)、覃文勝(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義教所副所長)、賴蓉莎(成都師范學院教授、教師培訓管理中心副主任)、鄧道宣(樂山師范學院教授)、趙劍云 (雙流區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參加線上會議的還有課題參研教師、區小學英語教師代表等。
會議伊始,棠湖小學國推辦張帥主任對蒞臨本次開題論證會的所有領導、專家及老師表示了真誠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并簡要介紹了英語教研組進行該課題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雙流區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趙劍云宣讀了立項通知書。他指出,《通過多元任務推動小學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落地的實踐研究》的成功立項,對于雙流區小學英語學科具有重大的意義,標志著小學英語學科教師在教育科研的道路上又邁出了一大步,更是開啟了區域各課題學校落實學科“核心素養”的新起點。趙劍云副院長對專家多次蒞臨雙流并指導表示感謝,他很欣喜地看到,教師的科研意識得以激發,并形成了較為清晰的研究路線和實施路徑。
隨后,本課題負責人、雙流區教育科學研究院小學英語教研員、四川省小學英語兼職教研員尚梅林老師陳述課題開題報告。尚老師圍繞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內容、研究措施和活動、預期成果等進行了詳細闡述。通過課題研究,為孩子和老師們提供多元任務,實現對學生單一教學目標的轉變,培養學生的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最終達成在雙流區整個區域范圍,讓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落地。
接下來,三所課題學校——雙流中學萬科實驗學校、棠湖小學、東升小學的主研教師杜雪寒副校長、張澤英和陳麗老師,圍繞課題研究方向,從不同的維度進行研究匯報。三所課題學校都基于學校辦學理念,立足多元目標英語課程,將課程與生活實際聯系,凸顯英語學科特性,彰顯學生特質,促進學校發展。雙流中學萬科實驗學校通過多元任務推動巴蜀文化校本課程,構建課題研究框架;棠湖小學研究的主題是基于小學英語多元目標下的學生品格培養;東升小學研究的主題是通過教材融合推動小學生學科核心素養落地的實踐研究。
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義教所覃文勝副所長首先對龔老師、鄧教授和賴教授給予課題組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對課題總負責人尚老師前期做的準備工作予以表揚,肯定了該課題的選題有意義、有價值,研究的目標明確,內容與時俱進,能通過研究解決教學中的困惑。同時也給課題組提出了寶貴的建議。在研究方面需明確目標和內容的邏輯關系,思考如何在課堂落實“核心素養”。建議聯系《英語新課標》提倡的實踐英語學習觀,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和發展,結合課標和多元目標理念,秉承在體驗中學習,聯系實際,做到學用結合,落實學科“核心素養”。
接下來,與會專家鄧教授和賴教授對本課題進行了專業指導,肯定了本課題的現實意義和預期成果,認為該課題能為小學英語課程建設拓展新的思路和內容,提供有指導作用的策略和方法,更新小學英語課貌,提高教育教學效益。同時,專家們也從文獻綜述、研究方法、教師發展和實踐層面給課題組提出了寶貴建議,建議聚焦研究主題,構成校本課程,形成過程性資料,構建完整的評價體系,有效使用評價工具,關注教學評一致性的過程性研究。
課題指導專家龔亞夫教授對該課題做了學術指導。他指出,課題應圍繞聚焦發展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策略;以多元任務為驅動,發展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的方法和策略。同時,他還對小學英語的課程價值以及日常教學活動中的具體建議做了細致入微的指導。
在講座中,他生動闡釋了為何以及如何通過任務途徑實現培養學生素養的教學目標,具體怎樣做到三個超越:超越學科、超越教材、超越課堂,包括如何突破教材的制約,合理開發教材以外的素材性資源等,既有理論支持,又有實操細節,為老師們提供了專業的教學指南。
會議尾聲,尚老師做總結并表態發言:在疫情這一特殊時期,專家們高屋建瓴細致入微的指導,課題組所有老師都已經謹記在心。未來的研究過程中,課題學校將會團結協作,也希望專家們一如既往的對課題持續跟進、關注并幫助。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相信借助《通過多元任務推動小學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落地的實踐研究》這一課題的開展,在所有專家們的引領和指導下,在雙流區教育局、雙流區教科院的大力支持下,在14所課題學校的共同努力下,雙流區小學英語學科高品質提升的夢想一定可以實現。(孫林馨 通訊員 趙珺 張澤英 李天隼 韓小強)
雙流區棠湖小學,開題論證啟新章,專家指導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