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輕化工大學:以“智”賦能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2022-04-13 14:36:42 來源:四川省教育廳
1
聽新聞

四川輕化工大學發揮辦學優勢,聚焦以“智”賦能,從教育扶智、產業幫扶、民生實事等方面精準施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以“智”賦能系統幫扶,頂層引領規劃“高質量”

全面強化組織保障,成立以黨委書記和校長為雙組長的對口幫扶工作和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召開黨委常委會和校長辦公會研究部署幫扶工作40余次,赴定點幫扶縣屏山調研指導、督查幫扶工作60余次。對標“五個振興”,以黨建引領為主線貫穿鄉村振興工作,組織專家教授60余人次開展鄉村振興調研工作,制定幫扶工作規劃。助推縣域經濟轉型,立足人才多元化引育,組織專家完成《屏山縣“十三五”人才發展總結》《屏山縣“十四五”人才發展規劃編制》,為高層次人才、緊缺急需人才、鄉村振興人才“引、培、育”提供路徑。成立黨建結對共建工作小組,通過黨組織聯建、講微黨課等形式推進基層黨建工作,探索構建“村黨支部—網格黨小組—微網格—黨員中心戶—群眾”五級微網格體系,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以“智”賦能教育幫扶,發揮優勢厚植“內生力”

持續聚焦教育扶智,圍繞政治、人文社會、管理、經濟、法制和互聯網+等內容,舉辦2021年青年教師“基礎能力”提升培訓班、屏山縣科級干部及鄉村振興暨農業科技人才和竹產業發展培訓5期、培訓400人次,開展“屏山縣年輕干部鑄魂工程班”“屏聚英才”等培訓1500余人次。大力實施科技幫扶,搭建校地科技交流臺,創建四川輕化工大學科技園(屏山)創新創業中心,參與“屏山縣科技企業孵化器企業沙龍”“電商致富帶頭人培訓”等活動,在成果轉化等方面立項23項,項目經費達750余萬元。推普助力鄉村振興,學校人文學院同語言文字推廣協會、宜賓市語委辦等單位協同聯動,開展普通話培訓、語言文字工作調研、寒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拓寬幫扶深度和力度。呵護教育夢想綻放,在屏山中學建立教學實踐基地和優質生源基地,邀請屏山80余名貧困學生走進大學校園參觀,5年在屏山縣招收全日制本專科學生144人,繼續教育483人。培育返鄉致富能人,實施博士下鄉入園,推動農業生產轉型升級,從發展理念、壯大村集體經濟、產業融合等方面發展一批返鄉農民工致富帶頭人,組織考察重慶、宜賓等各類農旅融合項目,拓展發展視野和創新路徑。

以“智”賦能產業幫扶,整合資源增強“新動能”

拓展整合優勢資源,調動和發揮校友、企業社會力量,與屏山縣園區和企業開發《屏山縣載能產業發展規劃(2017-2030)》《屏山縣鄉村振興戰略大乘巖門茶產業融合示范片規劃》等項目,在化工、材料、富硒農業、旅游方面實施幫扶。創新產業幫扶模式,聚焦富硒產業和聽花酒業發展,協調企業入駐屏山縣京坪村建立農產品原料生產基地,打造“農戶-專合社-農產品加工企業-學校”的產業生產加工銷售新模式。促進扶貧成果落地,協助屏山申報2021年度國家科技部中央扶貧地方專項項目《屏山縣生豬代養場防污治污產業示范》,承擔《屏山縣現代化富硒紅茶產業建設及示范》等省部級科技項目,助推特色產業提質增效。發展壯大集體經濟,聯系企業與京坪村集體經濟合作,通過綠色蔬菜種植和收購,實現“企業+村集體公司+農戶”發展模式,打通村民致富增收新通道。擴大消費扶貧力度,“線上+線下”采購屏山等地農副產品,以購代捐解決中壩社區白蘿卜滯銷難題,2021年消費幫扶158萬余元。

以“智”賦能民生幫扶,溫暖實事共創“好生活”

建立定期交流機制,先后選派6名干部開展幫扶工作,深入村鎮企業調研,聚焦精準幫扶獻策,推動落實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打造便民服務陣地,推動建設“京坪-柏楊鄉村示范區”,新建京坪村果蔬交易中心,改造京坪村黨群服務中心,完善婦女兒童之家建設,讓村民學培訓、業務代辦、糾紛調解擁有辦公場所。促進鄉風文明建設,實施核心環線路改擴建、新建污水集中處理站和垃圾池等工程,提升幫扶村人居環境質量,助力京坪村示范建設。慰問捐贈溫暖人心,2021年向屏山縣的中壩社區、京坪村、屏山中學捐贈34萬元,開展“大手牽小手”捐贈活動和送溫暖慰問活動,向200余名困難群眾和學生捐贈物資2萬余元。創新基層治理模式,推廣實施“村規民約”,表彰“脫貧先進”“技能先進”典型,評選“最美庭院”“好公婆好媳婦”模范,開展院壩會、談心談話、新春文藝會等活動,引導村民形成良好生活慣和向上向善精神面貌。

標簽: 四川輕化工大學 鄉村振興 教育扶智 產業幫扶 民生實事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