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學:“四個維度”構建特色鮮明的一流大學文化
2022-04-12 15:57:25 來源:中國教育報
1
聽新聞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建設一流大學,培養一流人才,必須要有一流的大學文化。面對新時代的使命任務,高校應注重從精神文化傳承引領、文化設施提格提質、文化品牌培育凝練和文化傳播融合高效等“四個維度”,抓實抓好大學文化建設,使之與辦學發展高度“黏合”,構建特色鮮明的一流大學文化。

“十三五”以來,北京理工大學始終高度重視大學文化建設,謀篇布局,制定發布“十三五”文化建設規劃等指導意見,堅持高位推動、基層導向,把大學文化作為“雙一流”建設的重要內容,做到同規劃、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在精神文化體系、校園文化設施、文化品牌培育和文化傳播能力建設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為高校建設一流大學文化提供了實踐參考。

傳承精神文化,引領師生思想

底蘊深厚、特色鮮明的精神文化,能為一流大學建設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更是大學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可或缺的思想基石。因此,精神文化體系的構建、完善和傳承是大學文化建設的重中之重。學校始終高度重視精神文化體系建設,不斷豐富完善,并做好傳承與宣傳,引領師生思想成長。學校建立了以校訓、校風和學風為主體,以“延安根、軍工魂”為內核,以“北京理工大學精神”為核心,以“延安精神”“徐特立教育思想”“紅色育人路”研究為理論基礎,與時俱進、持續完善的特色精神文化體系。在強健有力的精神文化引領下,紅色基因已經成為學校文化的鮮明特色,為學校辦學發展注入不竭的精神動力。

在此基礎上,學校還高度重視用紅色文化涵育一流人才,不僅全面覆蓋新生入學教育、新教師上崗培訓,使之成為師生干部教育培訓“必修課”,還初步建立了覆蓋全體北理工人的校史校情教育體系,傳承紅色基因已經成為北理工人的自覺行動,落實、落細在辦學發展的方方面面。學校通過扎實開展校史資料數字化、辦學媒體資源數字化和校史“口述史”采集等三大“校史工程”,為精神文化傳承和一流文化內涵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建好文化設施,塑造校園品格

文化從來不是空中樓閣,一流文化必須要有高水的設施孕育承載。大學校園正是通過一處處文化設施來表達大學文化的內涵,形成校園品格,并以此來輻射影響廣大師生,也實現對大學文化的傳承涵育。“十三五”以來,結合學校發展整體規劃,學校持續加強校院兩級文化空間、臺和校園文化景觀等建設,推動校園文化設施群落初步形成。學校相繼建成新校史館、藝術館、國防文化主題廣場、新體育館、大學生媒體中心、社團文化廣場等一大批設計現代、功能先進、底蘊深厚的大型文化設施,總面積達到24000余方米,文化設施水得到全面提升。學校設立專項經費,支持基層特色文化空間建設,讓文化空間走師生身邊、融入師生學工作之中。

學校結合書院制改革,著力構建宜學宜居的書院社區,初步建成覆蓋九大書院的社區空間格局。學校堅持加強校園文化景觀建設,推動中關村校區文化景觀“中軸線”、延安辦學舊址精神文化傳承教育基地、北理工國防文化主題教育基地(良鄉)建設,打造了“一軸兩基”為核心的北理工紅色文化生態圈格局,實現文化景觀“見人、見物、見精神”。

涵育文化品牌,浸潤師生氣質

大學文化建設應立足師生文化需求和成長發展需要,做好頂層設計,將文化建設與學校各項工作打通、聯通、暢通,通過積極培育、凝練校園文化品牌,使其顯現規模效應,不僅推動校園文化活動蓬勃開展,更讓優秀文化浸潤大學校園,涵育廣大師生。學校通過對校園文化品牌的建設培育,實現了文化輻射的規?;腿采w,推動文化建設注重內涵質量發展,聚合成多元化的文化品牌矩陣,形成了以“時代新人說”、青春榜樣、心理健康節、“一二·九”歌詠比賽為代表的思政類文化品牌;以“百家大講堂”“特立論壇”為代表的學術類文化品牌;以“師緣北理”“我愛我師”為代表的師德類文化品牌;以世紀杯、科技文化周為代表的科技類文化品牌;以深秋歌會、北湖音樂節、“大影賽”為代表的文藝類文化品牌;以體育文化節、“延河杯”為代表的體育文化品牌;以國際文化節為代表的國際文化品牌;以“百團大戰”、社團文化節為代表的社團文化品牌。學校主動把握師生特點,積極培育“北理故事”“聆聽北理”“延河星火一分鐘”等一大批網絡文化品牌,打造了開學典禮、畢業典禮、畢業季婚禮等校園文化品牌。

學校通過建引結合,強化創新實踐和制度保障,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力融入教育教學,開設通識課程群和網絡課程,形成了培養理工科大學生文化藝術素質的傳統文化實踐教學體系,獲評“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打造具有學校特色的傳統文化活動品牌,將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書院社區、融入學生生活,培養一流人才。

講好奮進故事,文化流傳致遠

讓大學文化形成有力傳播,實現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始終是大學文化建設應思考謀劃和抓實抓牢的工作重點,應著力加強宣傳體系建設,不斷壯大校園主流輿論,讓講好大學故事、傳播大學文化成為工作常態。學校堅持通過推動宣傳工作提質增效,提升文化傳播能力。年來,學校推動校園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建設了媒體融合特色鮮明的學校中英文網站、新聞網等宣傳臺,抓住新時代媒體傳播特點,建立了由官方微信、微博、抖音、B站、強國號等為核心的官方新媒體矩陣,創新推出“融媒聚焦”專題,構建了內外聯合發力、線上線下協同、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展的傳播格局。

學校緊跟時代脈搏,堅持以師生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在師生身邊創作、到師生身邊宣傳,優秀作品不斷涌現,文化傳播的“最后一公里”暢通無阻。學校打造了“閱讀北理”“新聞特寫”等品牌欄目,對外宣傳量質齊飛,網絡優秀文化作品不斷涌現,北理工的聲音傳得更開、傳得更廣、傳得更深入。

標簽: 北京理工大學 校園文化 一流大學 紅色文化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