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擇校熱”大幅降溫 群眾教育滿意度更高
2020-09-05 09:16:13 來源:光明日報
1
聽新聞

“今天教育的模樣,就是明天中國的模樣。在這里,我看到了教育最好的模樣,西安把教育當作‘頭號民生工程’在抓,我們在家門口上好學校,已經成為現實。”西安市初一新生家長梁友誠說。與往年不同,今年開學季西安有一批新建學校投入使用。高品質的公辦新建學校,讓越來越多的西安家長不再“舍近求遠”為孩子擇校,更多的孩子將享受到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能在這樣的環境里學習真讓人羨慕”

“現在的孩子太幸福了,能在這樣的環境里學習真讓人羨慕!”近日,在參觀新建公辦學校、西安市曲江第五小學時,學生家長楊女士感慨。當天,該校組織學區學生、家長和媒體代表一行400余人,分批有序地實地參觀了校園。

記者走進一間教室,看到漂亮整齊的白色課桌椅、全新的多媒體智能黑板、原木色的學生儲物格,所有的課桌椅都可以根據孩子的身高調節高低。

據老師介紹,該校所有教室都是南北通透的,夏天有中央空調,冬天有地暖,保證了孩子們舒適的學習環境。教室選取的所有材料均為環保、綠色材料,并且教室、部室都做過空氣治理,經省級權威機構檢測已完全達到國家標準。每天早上,老師們都會早早到校,提前開窗通風,教室里也擺放了很多綠植。

創新科技實驗室、靈動多功能報告廳、多彩圖書綜合樓、風雨操場、庭院式活動場地等,高標準的配套設施、綠色環保的建筑材料引得家長們嘖嘖稱贊:“看到學校的硬件設施,了解到學校的辦學理念和師資力量后,我們對學校特別有信心,這里一定會成為孩子們快樂學習、健康成長的幸福家園。”

學生家長蔣女士告訴記者,她家住在曲江梧桐苑小區,在曲江五小建成前,小區的學齡兒童被劃分到曲江南湖小學上學。“雖然南湖小學也是一所很好的公辦小學,但距離我們小區相對較遠,而現在,步行去五小只需要5分鐘,方便多了。我們真正是在家門口就能上好學校了!”

西安歷史上新建學校新增學位最多的一年

曲江第五小學,只是西安市高起點打造高品質公辦學校、扎實推進基礎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的一個縮影。

西安市基礎教育學校共3659所,教職工15.2萬人,在校學生160萬人。其中,義務教育在校生108萬人。2019年10月10日,西安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教育大會,出臺《關于加快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建設教育強市的實施意見》,印發《西安市基礎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共分解下達臺賬任務110項,為實現“辦人民滿意教育、建設教育強市”的目標畫好新藍圖、制好時間表、定好任務書。

2020年,西安市財政教育經費預算203.13億元,較2019年增加37.68億元,為歷年之最。全市學位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計劃3年內投資500多億元,新建、改擴建學校430所,增加學位38.95萬個。今年比原計劃超額完成25所,秋季開學共建成投運195所學校,新增學位19.4萬個。其中新建學校144所,占總數的74%;公辦學校171所,占總數的87%,是西安歷史上新建學校、新增學位最多的一年,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位居第一。

“今年的新建學校推進速度很快,一年時間就完成了三年計劃新增學位目標總量的一半。其中,高新區3年50所建設任務一年完成。西安這一批新學校的投用,迅速擴大了區域優質資源,優化了布局結構,化解了一些突出問題。比如,曲江新區、經開區都通過新建學校,解決了多年來學位供需不平衡的歷史問題。”西安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西安今年為公辦學校招聘教師7833名

高標準的學校建起來了,學校的軟實力也要跟得上。今年,西安市多批次按需為公辦學校招聘教師7833名,是過去3年招聘數量的總和。市級財政在每年3000萬元教師培訓費的基礎上,從2020年起,每年又列支1000萬元專項用于中小學幼兒園校園長能力提升。

最近,長安區第二初級中學副校長楊戰輝每天都在“充電”。聆聽講座、接受培訓,他仔細琢磨、考量,覺得其中有不少思想和實例可以用來指導實際工作。“校長作為一所學校的引領者,只有不斷學習,與時俱進,才能為學校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楊戰輝說,認真參加這次暑期培訓,覺得自己的思想和視野更開闊了。

而西安市黃河中學語文教師趙琳,在參加暑期培訓后也感觸頗深。“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增強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就要不斷學習新知識,教師行業也不例外。特別是面對新形勢下教育發展的需要,教師更應成為終身學習的典范。”趙琳說。

一年來,西安共組織線上線下校園長教師培訓26萬人次,培訓總量多、方式新、專項強、效果好。西安大力保障教師待遇,著力提升教師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全市所有區縣、開發區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達到或高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同時,積極為教師減負,減少對教育教學不必要的干擾,讓教師聚焦主業、潛心育人。

“擇校熱”大幅降溫群眾教育滿意度更高

為促進教育均衡,西安市共組建市區兩級“名校+”教育聯合體1005個,聯合體內交流管理人員、教師1.36萬人,惠及學生107萬人,快速提升了大批薄弱校、新建校辦學水平。

“家門口建起了好學校,我連參與‘搖號’的機會都果斷放棄了。”西安市民吳先生告訴記者,離他家步行僅需要幾分鐘的地方建起了一所新的公辦學校——高新區第三初級中學,今年9月開學將迎來第一批學生。

從學校建設之初至今,還不到一年時間。眼看著學校從無到有,拔地而起,特別是了解到該校是高新一中的分校、隸屬高新一中“名校+”教育聯合體,兩校是同一個校長,實行統一管理、資源共享、師資共建時,吳先生和家人商議后,毅然放棄了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搖號”機會,到高新區第三初級中學報名。

近日,吳先生參加了該校的家長開放日活動。開放式圖書館、操場、階梯教室、下沉花園等高標準的設施場館一應俱全,讓吳先生和家人對自己的選擇感到放心。“我相信政府會把公辦學校建設得越來越好,讓家長滿意,孩子成才。”吳先生說。

據介紹,西安市民對家門口的公辦學校認可度大幅提升,在剛剛過去的招生入學工作中,民辦初中報名人數比去年減少了25163人,降幅43.4%。全市115所民辦小學,有81所報名人數未超過計劃錄取人數,不需要電腦派位;55所民辦初中,有28所不需要電腦派位,民辦“擇校熱”大幅降溫,群眾教育滿意度更高,幸福感更強。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