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基礎研究占全部科研經費的比重,實現又好又強的高質量發展
2020-12-09 08:39:08 來源:北京青年報
1
聽新聞

提高基礎研究占全部科研經費的比重,除加大財政投入力度,還要引導企業和社會加大對基礎研究的投入,完善科研成果轉化機制,重視產業鏈各個環節的科研成果轉化和技術運用。只有切實提高基礎研究經費占全社會研發經費比重,夯實基礎研究之根基,我們才能不斷提高國際競爭力和話語權,不怕別人“卡脖子”,實現又好又強的高質量發展。

12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國家科技領導小組組長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家科技領導小組會議,聽取推進科技創新有關情況匯報并部署下一步工作。李克強指出,推動科技創新要引導各方面把更多注意力放在加強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上來,在用好財政資金的同時,鼓勵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和社會力量多渠道持續增加投入,明顯提高基礎研究經費占全社會研發經費比重。

隨著中國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不斷提升,中國面臨的外部環境日益復雜,加強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顯得越來越重要。特別是企業,如果沒有基礎研究做支撐,不能形成完整的產業鏈,發展就會遇到很大的困難,就會隨時被外國企業“卡脖子”。

我國一向重視科技投入和科研經費安排,很多企業在科研方面舍得投入,科研經費占銷售收入比重逐步提高。同時也要看到,我國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在科研經費安排上,用于基礎研究的比重總體而言并不高,特別是一些高端領域研究還處于被動狀態,未能主動安排更多資金用于高技術研究和高端產品開發。

相應地,我國在基礎研究領域與一些發達國家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很多本來可以解決的問題,也因為基礎研究不夠而成為短板,客觀上讓外國企業對我們“卡脖子”有了可乘之機,也使我國企業在產業鏈分工和利益分配方面處于不利位置。我國不少企業盈利能力沒有國外同類企業強,除了管理和融資成本等方面的原因外,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基礎研究水平存在差距,整體競爭能力包括參與產業鏈利益分配的能力較弱。

中央提出明顯提高基礎研究經費占全社會研發經費比重,這是一個非常重要而及時的要求。要提高基礎研究水平,就必須增加對基礎研究的投入,必須提高基礎研究占全部研究經費的比重——不僅要穩步提高科研經費占企業銷售收入、財政收入的比重,還要提高基礎研究經費占全部科研經費的比重。要想讓創新的氛圍更濃,讓創新的平臺更高,讓創新的成果更有影響,就必須提高高端技術研究經費占基礎研究經費的比重,真正形成正確的科研導向,真正形成良好的基礎研究環境。

我國科研人員群體具有優良的傳統,絕大多數科研人員都有能力和決心做好基礎研究工作,很多不為外界干擾、不受利益影響的科研人員,都下決心為科技事業奮斗一生。然而毋庸諱言,如果在基礎研究投入等方面不能形成良好的氛圍,對基礎研究的投入缺乏充分的保障,不可避免會對科研人員全力投身基礎研究造成干擾和影響。增加基礎研究投入,提高基礎研究經費占全部科研經費的比重,就是要確保科研人員安心從事基礎研究,全身心致力于提高我國的基礎研究水平,為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提高基礎研究占全部科研經費的比重,除加大財政投入力度,依法依規使用好財政資金,還要引導企業和社會加大對基礎研究的投入。要完善科研成果轉化機制,鼓勵企業與科研院校加強合作,實現科研成果有效轉化,按照產業鏈配套要求,重視產業鏈各個環節的科研成果轉化和技術運用。

推動科技創新和基礎研究發展,激勵更多科研人員從事基礎研究,還要加大科研成果和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對侵犯知識產權和剽竊他人成果的行為依法堅決打擊,讓廣大科研工作者能夠放心創造、安心研究,不用擔心自己的成果被別人竊取或侵犯。

總之,只有切實提高基礎研究經費占全社會研發經費比重,夯實基礎研究之根基,做大做全產業鏈條,我們才能不斷提高國際競爭力和話語權,不怕別人“卡脖子”,實現又好又強的高質量發展。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