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我們需要建設閱讀文化
2022-04-20 09:02:44 來源:中國教育報
1
聽新聞

閱讀文化是一種文化樣態,它是關于閱讀的知識、閱讀的價值觀和閱讀的行為方式的思想體系,簡言之,閱讀文化是由閱讀知識、閱讀價值和閱讀行為構成的復合體。作為文化的一種樣態,閱讀文化不會自然形成,它需要培育和建設。要加強宣傳引導,加強教育指導,加強制度保障,使人人崇尚閱讀、學會閱讀、自覺閱讀。

加強閱讀價值宣傳,使人人崇尚閱讀

宣傳閱讀是一種權利更是一種責任。全民閱讀是一場由傳統社會邁向現代社會、由傳統人轉變為現代人的閱讀革命。聯合國《圖書憲章》第一條就明確指出,每個人都有閱讀的權利,社會有責任保證每個人都有機會享有閱讀的利益。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每年4月23日為“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希望推動全世界更多的人閱讀和寫作,無論是年輕還是年老,是富裕還是貧窮,是健康還是殘疾,人人都能享有閱讀的權利,同時向為人類文明作出過巨大貢獻的大師們致敬。199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發起全民閱讀項目并在世界范圍內推廣。此后,該理念傳播范圍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國家意識到國民閱讀的重大戰略意義,以全民閱讀為旗幟,制定各種閱讀政策法規,推出各類閱讀活動項目,采取種種策略予以推動,使全民閱讀理念得到廣泛傳播與認同。

宣傳崇文尚讀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底色。中國有耕讀傳家、詩書繼世的優良傳統??鬃拥囊簧墙逃叩囊簧?,也是讀書人的一生?!鞍l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笨鬃娱_創了儒學,“儒”的廣義就是讀書人。歷史上“韋編三絕”“懸梁刺股”等勤勉讀書的故事,“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等為學為人之道,這一切讓我們從中得到啟迪與教益。在崇文尚讀之風熏陶下的歷代文人志士,勤學苦練,修身治平,在書林中明志,在學海中致遠,把讀書作為立身之基和報效國家的主要途徑?!捌埨麌疑酪?,豈因禍福避趨之”等,正是一代又一代讀書人的堅執信念,成為維系民族精神的堅韌紐帶,筑牢凝聚家園的堅實基礎。

宣傳各類引領示范的閱讀故事。“學之興廢,隨世輕重?!痹谛旅襟w發達的今天,還要保持紙質閱讀的權威性、嚴肅性、規范性,在做好傳統媒體宣傳的基礎上,做好新媒體閱讀的宣傳引導,推介優質讀物、普及閱讀知識,形成強大的輿論力量,促進全民閱讀蓬勃開展,使整個社會閱讀氛圍日漸濃郁。要開展“書香中國”系列活動,打造“書香中國”閱讀品牌,開展主題演講、經典誦讀、讀書征文、知識競賽等活動,動員各方力量,提升全民參與度。要在世界讀書日及我國重要節慶期間開展形式多樣的全民閱讀活動,充分利用文博會、書博會、書展、書市等舉辦形式多樣的閱讀推廣活動,宣傳讀書陶冶情操、讀書改變命運、讀書成就人生等引領示范的閱讀故事,不斷擴大全民閱讀的影響力。

加強閱讀方式教育,使人人學會閱讀

閱讀能力不是天生的,需要通過后天教育,使人人學會閱讀,促進個人發展,推動社會進步,提升民族精神境界。閱讀教育主要有閱讀知識教育、閱讀價值教育和閱讀行為教育,特別要加強閱讀方式教育,培養閱讀興趣,掌握閱讀方法,養成閱讀習慣,提高閱讀素養。

培養閱讀興趣是學會閱讀的前提,閱讀宜早培養,中國古代家書家訓對少兒教育有專門論述。相關調查數據及中外學者研究顯示,家庭親子閱讀是培養少兒閱讀興趣的重要方式,為終身閱讀奠定基礎。

掌握閱讀方法尤為重要,使用不同閱讀方法會有不同效果。中國古代學人根據自己的治學經驗,積累了很多優秀的閱讀方法,如荀子的“誦數以貫之,思索以通之”,韓愈的“沉浸濃郁,含英咀華”等。隨著現代閱讀教育的發展,閱讀方法也更加多元。比如從出聲與否將閱讀分為朗讀與默讀,從閱讀程度將閱讀分為精讀與略讀,從閱讀速度將閱讀分為速讀與慢讀等。閱讀還有專門的學理,美國學者艾德勒和范多倫的《如何閱讀一本書》已成為指導人們閱讀的經典之作。這些閱讀方法不但幫助我們學會閱讀,而且讓我們懂得,閱讀不是簡單的信息獲取,而是通過閱讀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進行更高級的思維整合,激發我們去思考、去探索、去成長,去改變自己的人生。

關于閱讀行為對于閱讀習慣養成的意義,葉圣陶曾明確地指出:“語言文字的學習,就理解方面說,是得到一種知識;就運用方面說,是養成一種習慣。這兩方面必須聯成一貫。就是說,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須能夠運用;知識是必要的,但是這種知識必須成為習慣。”養成閱讀習慣,使閱讀者的主體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得以充分發揮,從而將閱讀內化為習慣,成為日常的生活方式。

培養閱讀興趣、掌握閱讀方法、養成閱讀習慣,最終都是為了提高閱讀素養。閱讀素養是關于閱讀的興趣、方法、習慣等形成的一種品格,主要表現為閱讀者對文本的認知、理解、運用、反思、評價和創造的能力。這些能力是可教、可學、可測的,是我們了解閱讀者閱讀素養的主要因素,也是閱讀者應該具有的能力和品格。

加強閱讀制度建設,使人人自覺閱讀

閱讀文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須加強閱讀制度建設,從根本上使人們有所遵循,并從外在的約束逐步轉化為內在需求而最終形成閱讀習慣,促使人人自覺閱讀。政府是全民閱讀的主導力量,要全面統籌,凝聚全社會之力,著力加強全民閱讀的保障制度、指導制度、教育制度和監測制度的建設。

加強全民閱讀的保障制度建設。要加強全民閱讀保障制度的制定與實施,注重政策措施的系統性、協同性、操作性。統籌整合社會相關資金,大力開展閱讀資源、閱讀環境和閱讀服務等建設。要加強圖書出版管理,多出精品,為讀者提供更多優秀精神產品。要加強圖書館、文化服務中心、農家書屋等閱讀資源建設,為全民閱讀提供適切的場所。特別要加強少兒圖書資源建設,在公共圖書館設置少兒閱讀專區,開展面向少兒的閱讀指導和閱讀活動。美國、日本等諸多發達國家已出臺兒童閱讀法規,將少兒閱讀能力培養視為國家未來的重要競爭力。要加大實體書店、書報亭建設的支持力度。從某種意義上,實體書店的有無與多寡,亦是評測國家閱讀文化建設能力的重要指標。政府還要大力拓展全民閱讀服務范圍,如在車站、銀行、青少年活動中心等公共服務機構和場所,以及飛機、列車、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設立面向公眾開放的閱讀資源,使人人隨時隨地可讀、能讀。

加強全民閱讀的指導制度建設。要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建立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的全民閱讀指導中心,使政策制定、標準研制、理論研究和實踐活動一體化,形成各部門綜合協調機制。要加強指導,使全民閱讀穩步、健康、持續地開展。研制閱讀的資源配置、基礎設施、閱讀服務的標準,促進相關機構和組織的合作。研究中外閱讀理論,編制閱讀課程教材;研發適合各類人群的閱讀書目,推介優秀圖書。綜合運用報紙書刊、電臺電視、互聯網站等各類載體,宣傳個人和團隊的閱讀故事,大力彰顯閱讀文化魅力,激發全民閱讀的激情。定期開展全民閱讀調查,發布全民閱讀指數,使閱讀指導制度科學化、規范化、體系化。目前,美國、日本等國都設有國家閱讀研究中心與閱讀推廣機構,成為政府推動全民閱讀的重要智庫和力量保障,這些可為我國閱讀文化建設提供借鑒與啟示。

加強全民閱讀的教育制度建設。閱讀教育制度建設是推動全民閱讀的重要基礎。首先,要加強家庭閱讀教育制度建設。倡導親子閱讀,建設書香之家,激發兒童閱讀興趣,促進兒童健康成長。其次,要加強學校閱讀教育制度建設。學校是教育的主陣地,課堂是教學的主渠道,要開設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的大中小學及學前一體化的閱讀課程。要將閱讀素養作為考核學生的綜合能力與學業水平的重要指標。目前,我國閱讀教育主要由語文課程承擔,這是遠遠不夠的,要提高全民閱讀素養,必須從改革閱讀教育切入和推進。還要特別加強學校圖書館和實體書店建設,豐富閱讀資源,開展閱讀活動,營造濃厚的校園閱讀氛圍。再其次,要加強社會閱讀教育制度建設。社會是全民閱讀的重要支撐,要引導社會力量共同參與,以建立公益基金形式,吸引和支持社會各界開展全民閱讀活動,尤其要鼓勵和支持社會各界為特殊群體、困難群體開展專門的閱讀指導,提供全面的閱讀服務,保障其基本閱讀需求。總之,政府要加強引導,促進家庭閱讀教育、學校閱讀教育、社會閱讀教育相結合,形成“家庭—學?!鐣甭搫拥拈喿x教育合力。

加強全民閱讀的監測制度建設。監測是推動閱讀文化建設的重要環節,了解閱讀文化建設成效的重要手段,推動全民閱讀的重要舉措。閱讀監測內容主要包括閱讀興趣、閱讀習慣和掌握閱讀方法而形成的閱讀能力,以及影響閱讀能力的閱讀制度建設及其落實情況,還有閱讀宣傳與閱讀教育的成效。目前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閱讀監測是經合組織(OECD)開展的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的閱讀測試,它通過試題測試學生的訪問和檢索、整合和闡釋、反思和評價的閱讀能力,以及通過問卷測試學生的閱讀參與度和學習策略,反映學生是否具備現實生活和終身學習所必需的閱讀知識和技能。閱讀監測對象可以是個體也可以是群體,主要監測其閱讀文化建設能力,比如閱讀資源、閱讀設施、閱讀服務的建設與使用情況。監測方式靈活多樣,既可以是紙質文本也可以是電子文本,測評工具既可以是試題文本也可以是問卷文本,測試范圍既可以是部分地區也可以是全國性。通過閱讀監測制度建設,使閱讀文化建設成為有機統一的整體,從而切實提高全社會閱讀文化建設能力,有力推動全民閱讀,形成書香社會。

全民閱讀關乎國民素質、關乎文化強國、關乎國家現代化,是一項重大國家文化戰略。閱讀文化是全民閱讀的氛圍環境和制度保障,閱讀文化建設是使閱讀作為人們的一種日常習慣、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的重要基礎和推動全民閱讀的重大舉措。在知識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的今天,提高全民的閱讀素養,提高全社會的文明程度,使人人熱愛閱讀、學會閱讀、自覺閱讀,正是新時代建設閱讀文化的價值所在。

(作者系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本文為教育部重大委托課題“中國閱讀文化建設的戰略與策略研究”[17JZDW03]的研究成果)

《中國教育報》2022年04月20日第9版

標簽: 新時代,我們需要建設閱讀文化 meta name=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