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時代,學校課后服務如何實施?延時服務、特色課程、創新活動、身心發展、多元評價……各區各地因地制宜作出安排,開展了大量有益的實踐探索和成果提煉。為此成都市教科院精心匯總了榮獲四川省“雙減”背景下義務教育學校課后服務優秀實施方案和作業設計與使用典型案例征集活動“課后服務優秀實施方案”類中一等獎的案例。
●為了學生的無限可能,實小課后服務“質保中心”落地學校。
“雙減”政策之下,成都市實驗小學以最快速度成立了課后服務“質保中心”,對“雙減”政策進行了細致深入的研討,堅持以“為了孩子的無限可能”為宗旨,在保證基本教學質量的基礎上,豐富學生課后時間的創意迭出。中心對課后服務工作進行了整體全面的規劃,提煉出閉環管理模式、塔式課程結構、滾軸式運行模式、網格式課程設定、菜單式課表及拼圖式評價等,為學生提供基礎課程的同時,以更加多樣更加適切的教育服務供給滿足學生多方面興趣需求。
●“質保中心”專業保障,提升課程質量。
質保中心分為管理部與研究部,雙部推進,合力探索,研發豐富課程的同時給予指導與監管,充分保證課堂的高質高效。
1、兩個分部的各司其職
質保中心分為管理部與研究部兩個分部門,承擔不同的職能與監管,保障每天課程的有效實施,同時進行指導與監管,保證課堂質量。
管理部:管理部對學校課后服務安排進行統籌管理,由各行政教師進行安排組織與監管,對崗位安排、課時管理、安全巡視、放學管理、家校溝通等方面全面協調。保證教師的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果,完善課后服務安排,協調應對臨時狀況。
研究部:研究部通過實時實地每課討論與探究,以科學的方式進行課程管理、課堂管理、教學指導與教師培訓。做到“每周一課表,每班一新課”。同時對課程進行課程跟蹤、課程反饋、課程評價、課題研究、課程展示和課程培訓。
2、每生一個的“塔式課程”
成都市實驗小學在“雙減”下對課后服務課程進行全新的定制與設計。研究討論后設計了豐富的“塔式課程”結構展開課后服務。其中包括基礎課程、項目多能課程、特色揚長課程和個性定制課程。四種課程結合進行,讓學生們鞏固課堂知識的同時,又能享受豐富多彩的多能課堂、定制課堂等,在豐富的延時課堂中全面發展。
3、多維互動的“滾軸運行”
成都市實驗小學課后服務課程采用“滾軸式”運行,減少每周固定課程給學生們帶來的疲倦感與興趣缺失感。每周不同的特色課讓孩子們能在新的知識中收獲。結合一年的課后服務實踐經驗和對“雙減”政策的細致研究,課后服務在保證基本教學質量的基礎上,走更加精細化、專業化的道路,讓每一位學生有接觸更多課程的機會,獲得更科學的指導。
4、每班一張的“菜單課表”
“滾軸式課程”運行模式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課表,擬定為菜單課表,每周一課表以“菜單”的形式列出,不僅教師們一目了然,學生和家長也清楚地知道學習的內容。
5、多方合圍的拼圖評價
作為“雙減”政策下的新課程探索者,成都市實驗小學始終秉持在探索中學習、在評價中成長的方式。全面的多方評價與反饋是檢驗課程效果的重要方式之一。
成都市實驗小學對“新”的延時服務采用目標評價、探索評價、階段評價、成果評價、訪談評價和數據評價等多元評價方式進行。并且在后期實施與探索中不斷改進與提升。評價方式還處于初期探索階段,需要隨著課后服務的推進推動驗證。
為了學生無限可能,成都市實驗小學對于課后服務不斷深入思考與研究,力爭時間最大化、課堂最大化、課程最大化和效能最大化,讓學生在回歸校園之后學有所獲,學有所得,真正為學生的未來做好充分的準備。(賴波)
為了學生的無限可能,實驗小學,課后服務,“質保中心”,落地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