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師范大學大學生入伍圓夢 獲評“四有”優秀士兵
2021-11-12 14:19:40 來源:長江日報
1
聽新聞

11月11日,人民空軍成立72周年,一大早,華中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學生田佳衛在朋友圈分享歌曲《十一月十一日》,為空軍慶生。2019年,升入大四的他選擇參軍入伍,服役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某部。雖然已退伍返校,但綠色軍營、藍色迷彩,仍是他內心最深的牽掛和向往。

■要做就做到最好,獲評“四有”優秀士兵

田佳衛是河北秦皇島人,生于1998年。年幼時,在愛聽軍旅歌曲的父親的影響下喜歡上了唱歌,常常跟著磁帶一句句模仿跟唱。后來,他憑著過人天賦和刻苦練習,以音樂特長生的身份考入當地最好的高中,開始系統學習聲樂,并以河北省第四的成績考入華中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是當年華師聲樂系的最高分。

入學后,田佳衛學習勤奮,尤其擅長民族唱法。但從小聽軍歌長大的他,心中一直有一個念想——要去真正的軍營看看。

大三下學期,他看到學校征兵宣傳后,意識到這可能是自己入伍的最后機會,毫不猶豫報了名,最終成功進入空軍某部服役。“小時候聽歌,會想象自己穿上軍裝的樣子。到了部隊,換上軍裝,看到戰斗機從眼前凌空飛起,我感受到了夢想成真的幸福。”

在軍營,生活作息與在校園完全不同。早上6時起床,晚上9時30分熄燈,無論烈日當空的酷暑,還是大雪紛飛的寒冬,每天都要經歷嚴格的軍事訓練和站崗執勤。然而,他不但不覺得苦,反而有種回家的歸屬感。

“心里有一股勁,想跑在最前面。”疊“豆腐塊”,他要求自己疊得最快最方正。值班打掃衛生,他凌晨4時起床,只為確保在訓練前收拾到最好。一次連夜暴雨,水漫進營隊,他第一個跑過去搬沙袋,連拖鞋被水沖走也沒注意。有戰友需要換班站崗,他主動擔起“最難熬”的半夜時段。

田佳衛說,自己不算聰明,卻渴望做到最好,只能用最笨的辦法——埋頭苦干。高三藝考前,他為自己制定“魔鬼式”訓練,在大雪紛飛的清晨到學校主席臺練唱,只為找到舞臺的感覺。參軍后,為了提高體能,他常利用休息時間到健身房加訓,只為沖鋒能跑在最前面。“來了就不能荒廢時間,做就要全力做好。”

優異的成績為他贏得多次表彰,更獲評全軍2020年度“四有”優秀士兵及嘉獎,這是為表彰“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優秀士兵而設立的獎項。

■加入“文藝輕騎兵”,為山里的戰友送歌聲

一次偶然的機會,部隊發現了他唱歌的特長,并將他選入“文藝輕騎兵”。“輕騎兵就是能輕裝上陣,說走就走,我們一行十來個人帶著簡單的樂器,為遼寧省內的部隊進行巡回慰問演出。”

田佳衛個子不高,看上去并不起眼,但只要唱腔一出,立刻技驚四座。他和“文藝輕騎兵”的戰友們走遍50多個軍營,上過高山,到過海島,為常年駐扎在那里的戰士們歌唱。

在一次演出中,他們深入駐扎在山區的營隊,和當地戰友交談之后,田佳衛感慨萬千。“他們常年駐扎在偏遠山區,用最好的青春保家衛國,幾年才能回一次家。我只能用歌聲向他們致敬。”那天,他唱了多首氣勢高昂、振奮人心的歌曲,有戰友告訴他,“這些歌唱到了自己心里”。

參軍之后,田佳衛對從小聽到大的軍歌有了更深的領悟。“我最愛聽、愛唱的一首歌是《軍人本色》,以前不能理解歌詞的意思。當我聽到戰友們的事跡,才真正明白什么是‘你不認識我,我也不寂寞。假如一天風雨來,風雨中會顯出我軍人的本色’。”

2019年,他有感而發,和戰友一同創作了《戰士的榮光》《雄鷹無畏》等多首歌曲,表達出自己對空軍最深的愛:“炙熱的狼煙未曾遠去,胸中火焰又怎能停熄。我是劃破夜空幽藍的鐵翼,年輕卻無所畏懼!”2021年,他被評為“優秀基層文藝骨干”“宣傳文化工作標兵”等稱號。

今年9月,田佳衛回到校園,繼續最后一年大學時光。大四實習期,他并沒有選擇城市,而是回到自己的家鄉——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縣龍王廟鄉,到母校龍王廟小學當一名實習音樂老師。

“我的家鄉是貧困縣,鄉里的小學比較缺音樂老師,我想用短暫的半年實習期,為家鄉貢獻一點光熱。”田佳衛說,除了樂理知識,他會和學生們講自己在軍營的故事,還會教些軍旅歌曲。對于未來,他計劃報考軍校的研究生,繼續自己的軍旅夢。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