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雙創”為引領 湖南科技大學探索地方高校人才培養路徑
2022-07-13 09:39:05 來源:中國教育報
1
聽新聞

二級學院建設20個眾創空間;11個學科門類84個專業打通壁壘;校企、校地聯合建設學術特區、創新特區、人才特區……

幾年,湖南科技大學以“雙創”為引領與抓手,從機制、生態、模式等方面,深入探索地方高校人才培養模式與新時代素質教育路徑。

從亦步亦趨、單打獨斗的1.0版,到融入、引領學校育才范式之變的4.0版,“雙創”正逐漸改變這所地方高校的發展生態。

架構之變

2010年,湖南科技大學開始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并把職責劃分到了學校就業指導中心。10余年來,該校“雙創”經歷了數次升級。探索之初,該校的“雙創”之路也面臨著觀念之困、供給之困、評價之困等諸多難題。

“部分教師沒有把創新創業教育當作素質教育的一種新的表現形式,沒有把創新創業教育當作一種新的教育突破口,只是當作一種手段。”湖南科大黨委書記唐亞陽說。在唐亞陽看來,作為推動創新型國家建設的基礎工程,“雙創”必須有新的定位,它應該是高校人才培養范式變革的領跑者、高等教育新形態的演進者、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踐行者。

秉持這樣的理念,該校將“雙創”教育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深度融入治校辦學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

最明顯的變化是,學校組織架構變了。

該校不僅成立了創新創業學院,下屬20個二級學院也都騰出辦公場地用作眾創空間,并由學院院長或黨委書記擔任負責人,還與湘潭九華經濟技術開發區共建2000方米創業苗圃,形成了地方—學校—學院“雙創”協同機制。

“三者分工明確,其中學院為主體,注重創意,依托專業產生新思想、新產品、新項目、新課題;學校為主導,注重創造,設置校級孵化基地,開始創業孵化;地方為主推,注重創富,推廣新技術與開發新產品。”湖南科大校長朱川曲介紹。地方、學校、學院協同的雙創機制,既保障了充裕的導師、課程、項目、學生、產業等雙創資源,也讓更多學生在學院層面得到實踐鍛煉、創意訓練和項目磨煉,避免了揠苗助長。

壁壘之破

“雙創教育的落腳點應在推進人的全面發展上,我們應該樹牢目標,推動教育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的大變革。”唐亞陽這樣要求全體教職員工。

2021年,學校組建了前沿交叉學科學院、現代產業學院與創新創業學院合署辦公,逐步開展相關交叉學科領域的卓越拔尖本科人才培養試點工作。湖南科大副校長兼創新創業學院院長廖湘岳介紹,通過這三個學院聚合為一,學校11大學科門類84個專業打通壁壘,校地、校企聯合建設學術特區、創新特區、人才特區,從基礎研究、應用開發、創新指導到創業轉化實現全要素參與、全鏈條暢通、全方位支撐,逐步構建起基于學科創新的湖南科大“雙創”新生態。

為打通“雙創”“最后一公里”,學校要求,每個專業都要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助推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每門課程的理論課都要融入創新創業理念,實踐課整合專業實踐與創業實戰,形成多層次課程體系;每個課堂都要由“單向灌輸”變成師生互動“雙聲道”。

隨之而來的是教師創新意識的明顯增強。土木工程學院教師汪建群在課內和課外兩個環節注重推動智能傳感器和智能控制技術在土木工程領域的應用,帶領學生團隊研發的大體積混凝土云網臺全過程溫控系統已成功應用于粵港澳大灣區深中通道、南中高速等多個世界級工程。

不僅如此,校內校外的壁壘也正在打破。該校與省市龍頭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共建創新臺20余個;派駐博士全脫產進入本地企業……幾年,學校推廣新技術與開發新產品200余項,為企業增加經濟效益100億元。

育才之進

“畢業了,到御風維安,我們一起干!”湖南科大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學生王骕對班上同學承諾。他創辦的網絡安全公司,大二就獲得了A輪融資2000萬元,成為阿里安全合作伙伴。

年來,湖南科大一批優秀學子以學業為基礎,以“雙創”為內核,在學校的扶持下試水創業,嶄露頭角。

不過,對于學校來說,這并不是主要目的。“我們一直踐行的理念是,大學的‘雙創’絕不在于鼓勵學生讀書期間開始創業,而是引導學生結合專業去探索、去實踐、去創造,培養創新人才才是根本。”創新創業學院副院長劉東海說。

年來,該校優化“雙創”模式,推進專業創新、科技創新、賽事創新互融互通,學業、創業、產業相向而生,著力打造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新路徑。

在專業建設中突出雙創因子。該校融合行業、企業、專業人才評價標準,落實雙創教育進培養方案、進課程大綱、進課堂、進學分。突出多學科交叉協同與創新,鼓勵教師參加雙創師資培訓,不斷推動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

在科學研究中挖掘雙創資源。全面推進教學院系與獨立科研機構協同創新,加快科研項目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進程;設立實驗室開放基金,依托專業實驗室開展科研“微課題”設計;設計多學科交叉科研臺任務,幫助學生深度參與科研全過程;成立校級科技實踐隊,每年發布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1500余項,不斷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綜合設計能力和探究創新能力。

“雞蛋從里面打破才是新的生命。”唐亞陽說,學校以創新創業教育為抓手,培養范式由校內自營向校內外合營轉變,科技創新由追求項目成果數量向注重社會責任擔當轉變,校園文化由偏重文化傳承向傳承與創新并舉轉變,校園內外正呈現嶄新的教育新生態。

標簽: 湖南科技大學 二級學院建設 校企校地聯合 就業指導中心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