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京畿寫春秋,創新突破展宏圖
2020-09-06 08:27:40 來源:北京青年報
1
聽新聞

立足京畿寫春秋,創新突破展宏圖。作為國內城市商業銀行中的翹楚,今年上半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和更加復雜多變的經營環境,北京銀行堅持提高政治站位、堅定發展信心,認真落實“六穩”“六保”工作任務,一手抓防控疫情、助企紓困,一手抓創新驅動、科技賦能,為實體經濟復蘇反彈、持續高質量發展注入金融活水。

根據該行近期公布的2020年半年報,截至半年末,北京銀行資產總額達2.88萬億元,較年初增長5.4%。存款總額1.64萬億元,較年初增長7.4%;貸款總額1.53萬億元,較年初增長5.8%。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32億元,凈利潤116億元,成本收入比16.74%,經營績效保持上市銀行優秀水平。在世界品牌實驗室品牌價值排行榜中,北京銀行品牌價值升至597億元,按一級資本在英國《銀行家》雜志全球千家大銀行排名第62位,連續7年躋身全球百強銀行。

聚焦“穩企業、保就業”

助力企業渡過疫情難關

疫情發生后,北京銀行聞令而動、快速響應,堅決貫徹落實有關工作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落實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各項工作任務,千方百計支持企業復工達產。

據了解,疫情期間,北京銀行全力做好優先保障企業金融服務,安排專人負責對接推動,制定“一戶一策”重點企業臺賬,并建立經營單位聯系人機制,每周跟進推動落實情況,及時協調解決遇到的問題和難點,共同提升融資對接效果;針對18家重點保障類企業及普惠保障類企業,北京銀行逐戶制定融資方案并完成對接工作,其中已有5家企業實現放款8300萬元;積極推動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長,通過制定差異化的考核政策、優化授信政策和結構,向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匹配更多的行內資源;圍繞保供應鏈安全穩定,優化“京信鏈”供應鏈金融產品,通過搭建供應鏈金融綜合服務平臺,實現在線注冊、在線融資、在線清算等“無接觸”業務落地,充分發揮核心企業的應付賬款信用,助力上游企業盤活應收賬款,實現便捷融資,解決產業鏈上游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北京銀行還充分發揮投行業務在金融抗疫、助企紓困方面積極作用,發行400億元抗疫主題小微金融債券,累計承銷發行“疫情防控債券”57.5億元。

為解決疫情防控企業實際困難,北京銀行建立跨部門協調機制,在再貸款投放考核政策及審批綠色通道方面傾斜資源,全方位保障防疫應急融資需求。自《關于發放專項再貸款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發后,北京銀行僅用4個工作日就實現了首筆疫情防控專項再貸款資金落地。全行上下協作、三級聯動、逐戶跟進,實現了北京地區專項再貸款企業名單中的580戶企業對接全覆蓋,支持了包括建工集團、科興中維、高能時代環境公司、同仁堂科技等一批事關疫情防控關鍵的重點企業。據統計,截至半年末,北京銀行報備申請專項再貸款企業92戶、金額34.1億元,加權平均利率2.59%。值得一提的是,該行專項再貸款發放戶數在北京地區12家投放銀行中排名第一,被支持企業中,小微和民營企業占比超70%。

面對小微企業抵御風險能力較弱的情況,疫情期間,北京銀行積極落實監管精神,全力做好小微企業首貸、續貸、信用貸、延期還本付息工作。

一是深化與北京市首貸中心、續貸中心合作,加大小微企業首貸、續貸支持力度。上半年,通過首貸中心受理首貸業務247筆、9.5億元;通過續貸中心辦理業務252筆、19.5億元,在首貸中心、續貸中心受理業績位居前列。截至半年末,北京銀行共支持2431戶小微企業辦理首貸業務,金額329億元,其中1334戶小微企業為金融系統內首貸,金額129億元。新增小微企業續貸客戶378戶,續貸金額25億元。

二是落實普惠信用貸款支持政策,聚焦科技型企業積極推廣“融信寶”“前沿科技貸”“中關村抗疫發展貸”等信用貸款產品,加快“銀稅貸”線上普惠信用貸款產品研發,促進信用貸款規模快速增長。截至6月末,普惠小微信用貸款余額較年初增長44%。

三是落實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升級配套產品,建立綠色通道,對符合政策條件的普惠小微企業貸款,按照“應延盡延、應續盡續”原則給予支持。上半年,北京銀行為859戶受困中小微企業辦理延期還本付息49億元。

聚焦“守初心、擔使命”

服務首都展現新作為

服務首都經濟是北京銀行成立24年來始終如一的初心所在,服務首都“四個中心”功能建設、打造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是北京銀行新時代所肩負的重大歷史使命。上半年,北京銀行牢牢牽住服務首都這個“牛鼻子”,積極落實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精神,不斷加大北京地區貸款投放規模,主動支持非首都功能疏解、城市副中心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等重點領域重大工程建設,努力以最優質的金融服務助推首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據悉,為支持市區重點項目建設,自2015年四季度起,北京銀行在京津冀地區經營單位累計投放公司貸款15093億元;為城市副中心建設、大興國際機場建設、“動批”疏解、冬奧會國家會議中心二期項目、五棵松體育館開發建設等京津冀協同發展重點項目提供貸款服務,貸款余額458億元;積極對接市發改委、金融局等政府部門,承接市、區重點工程,本年已實現市、區兩級重點項目對接共201個。

作為北京市管金融企業,北京銀行發揮其天然優勢,積極支持北京國資國企做大、做優、做強。為此,該行制定戰略拜訪營銷方案,建立高層互訪機制,與時尚控股、建工集團、北京地鐵等9家企業開展高層對接座談,與北京產權交易所、同仁堂集團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與中關村發展集團簽署戰略支持2020年度中關村論壇合作意向書。同時,該行以差異化、品牌化作為發展主線,舉全行之力,持續為38家市屬國資委企業提供涵蓋本外幣結算、表內外融資、資金增值等全方位金融服務,合作覆蓋率超過90%。截至6月末,北京銀行支持市屬國資客戶(含下屬公司)貸款規模達771億元。

隨著近期《關于加快培育壯大新業態新模式促進北京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的印發,該意見為北京經濟高質量發展規劃了“新基建”“新場景”“新消費”“新開放”“新服務”等“五新”具體工作方向。北京銀行緊密圍繞“五新”建設方向,不斷提升對相關領域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大相關產業信貸投放。為此,北京銀行分析并梳理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七大領域重點客戶500余戶,并深化與政府主管部門、園區、創投基金、擔保公司戰略合作,整合推出北京銀行科技金融服務方案,融入股權、債權融資服務模式,同時做好“智權貸”“前沿科技貸”“研發貸”等產品對接,拓展“專精特新”優質客戶。立足“新場景”,北京銀行加快數字創新步伐,持續深化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在供應鏈金融、小微企業融資、智慧校園、對公渠道建設等場景的應用,積極探索數字金融融合發展新模式。

聚焦“拓普惠、強特色”

普惠金融持續增量提質

服務小企業,成就大事業,是北京銀行持之以恒的價值追求。上半年,北京銀行繼續下沉服務重心,積極實施“客戶倍增計劃”,持續升級科技、文化等特色金融服務,推動普惠金融業務朝著“增量擴面、提質增效、特色塑造”的方向持續邁進。

為加快普惠小微業務線上化、數字化、場景化轉型升級,北京銀行與北京市稅務局簽訂“線上銀稅互動”合作協議,并加快“銀稅貸”“微業貸”等產品研發;該行上線業內首個對公線上業務管理平臺應用項目——“銀擔在線”系統,并啟動“線上信貸工廠”“京匠工程”普惠業務中臺系統建設。截至6月末,北京銀行公司條線單戶授信1000萬元(含)以下小微企業(不含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主,含貼現)貸款余額430.6億元,較年初增78.9億元,較年初增速22.4%,同比增27.8%,高于全行貸款平均增速16.6個百分點;戶數12223戶,較年初增1405戶;全行普惠金融貸款余額達到850億元,同比增幅24.38%。

據了解,近年來,北京銀行堅持特色經營,科技金融與文化金融兩翼齊飛。在科技金融方面,作為國內首家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的城市商業銀行,北京銀行持續以科技金融強化特色打造。該行積極參與科技融資體系的搭建與完善,不斷完善科技金融服務,多措并舉支持科技企業復產復工。據了解,今年上半年,北京銀行升級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產品“智權貸”,擴大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服務范圍;聯合中關村管委會推出“中關村企業抗疫發展貸”,累計發放符合條件貸款37.6億元,其中服務收入2億元(含)以下規模企業占比排名7家合作銀行首位;聯合北京科創基金推出“戰疫”融資舉措,為科創基金被投企業提供50億元專項資金支持;攜手中關村擔保推出“關心保”、國華文科擔保推出“科創加速貸”。

上半年,該行還持續加強科技專營特色模式建設,截至半年末,北京銀行科技特色支行數量達23家,較年初增加8家。截至6月末,北京銀行科技金融貸款余額1648.9億元,較年初增82.6億元,增速5.3%,其中北京地區科技金融貸款余額1095.9億元,較年初增102.9億元,增速10%;累計為2.8萬家科技中小微企業提供信貸資金超6000億元;服務北京地區88%的中小板上市企業、87%的創業板上市企業、76%的新三板創新層掛牌企業,以及超過70%的科創板受理企業。

在文化金融方面,疫情期間,北京銀行高度重視對文化產業的金融扶持,積極拓展政銀合作新模式,并作為首批銀行機構與北京市文資中心簽署“投貸獎”風險補償金意向合作協議。據統計,自疫情以來,北京銀行已累計為北京地區文化企業放款162億元,累計為首都文化企業辦理續貸業務7.4億元,首貸業務22.5億元。截至6月末,北京銀行文化金融貸款余額668億元,較年初增加29億元,其中,北京地區余額359億元,較年初增加45億元;累計為8700余戶文化企業提供貸款超過3100億元。

聚焦“謀創新、促轉型”

綜合服務邁上新的臺階

變則通,通則久。上半年,面對利率市場化改革深化、金融脫媒加速的外在挑戰,北京銀行加快業務轉型步伐,積極發力交易銀行、投資銀行兩大板塊,提升“商行+投行”“融資+融智”綜合化服務水平,更好滿足對公客戶綜合化、一站式金融服務需求。

上半年,根據全行本外幣一體化、數字化經營的戰略要求,北京銀行整合行內優勢資源成立交易銀行部。在此基礎上,該行全方位整合渠道、產品及服務,依托金融科技加快融合創新與產品推廣,在互聯網渠道業務創新、智能化服務、線上線下一體化體驗、場景化金融等方面狠下功夫,構建交易銀行生態體系,帶動公司業務轉型升級。截至6月末,該行交易銀行部直接管理表內外資產規模逾5000億元,實現非息收入逾20億元,實現銀票貼現買賣、國內證及福費廷、結售匯等輕資產業務收入超11億元。作為配套,北京銀行還創新和完善“京管+”“京信鏈”“京e貼”等產品體系,努力推進獲客活客、增收增存、品牌重塑,全面提升交易銀行綜合金融服務能力。

在結構優化的基礎上,該行投行業務的品牌效應也更加彰顯。通過持續優化投行業務結構,北京銀行深化“并購+”品牌建設,落地“并購+”首單純市場化并購撮合業務、首單市場化政府平臺類企業并購銀團項目。其中,該行的銀團貸款得到了較快的增長,銀團貸款余額較期初增長195.8億元,增幅達19.8%。同時,北京銀行創新機構理財產品,推出按資管新規要求運作的現金管理類機構理財產品“京華遠見機構易淘金”;發行京津冀城際鐵路永續票據,支持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發展。

此外,今年上半年,北京銀行零售業務深化“移動優先”戰略,規模增長再創新高。截至6月末,該行零售資金量余額7639億元,較年初增量突破500億元,儲蓄存款規模達3911億元,較年初增長10.4%,零售資金量與儲蓄存款增長均創近三年最好成績,儲蓄行內占比提升0.6個百分點。零售貸款規模達到4673億元,在全行貸款總額中占比達30.5%,零售業務利息收入同比增長26%。推出手機銀行APP5.0,搭載移動互聯網開發平臺,大幅提升迭代效率,上線以來單月新客同比增長108%,單月交易量同比增長95%,上半年手機銀行結算交易量同比增長91%,移動銀行客戶數邁上1000萬臺階。線上渠道營銷服務效能凸顯,單場直播活動吸引逾60萬人次點擊,信用卡網申累計拓客同比提升109%,出國金融業務實現全系列產品線上辦理,上半年投資理財類產品累計銷量超過2000億元,公募基金銷量同比增長137.9%,線上銷售占比達99.6%。

春潮拍岸千帆進,逐浪前行海天闊。北京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東寧表示,面向未來,北京銀行將穩中求進、防控風險,主動作為、奮發進取,凝心聚力推動北京銀行行穩致遠,朝著建設“百年銀行”的目標不斷奮進!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