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大中小學生“同上一堂思政課”
2021-07-01 11:02:29 來源:長江日報
1
聽新聞

“這堂特別的思政課,看得我熱血沸騰。”6月28日晚,由中共武漢市委宣傳部和市教育局主辦的“同上一堂思政課——信仰的力量”在武漢教育電視臺、學習強國等平臺首播。武漢市大中小學生、老師、家長共計300余萬人次收看了這節特別的思政課。

“沉浸式”思政課打動學生心靈

“感動”“淚目”刷屏直播間

這節思政課主題為“信仰的力量”,以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為軸,重溫黨的百年歷史,展現英雄武漢的百年榮光。來自武漢市大中小學的四位思政課教師將百年武漢黨史融入課堂、搬上舞臺,一幕幕“沉浸式”學習畫面形成了一道流動的紅色黨史教育風景,讓思政課更加鮮活生動、入腦入心。

思政課上演的一個個紅色故事、一次次深情講述,都讓江漢區紅領巾實驗學校的方振同學感動不已。他激動地在日記中寫道:“作為新時代的一名少先隊員,我要好好學習,聽黨話,跟黨走,堅定信仰,長大后為祖國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武漢市二橋中學七(7)班許壯說,他被思政課中講述的故事震撼著、感動著,感覺自己得到了指引。“我要做一個愛國愛黨的中學生,用行動點燃青春奮斗的夢想,昂首邁向遠方的星辰和大海。”

各直播媒體平臺上網友們紛紛留言,抒發內心感受。網友“長江之濱”說:“我看到夏明翰走向刑場時,雖然拖著腳鐐,卻目光堅定,腰背挺直,忍不住流淚。”武漢商學院大二學生丁可為也被這節課擊中“淚點”。當看到吳運鐸闖關奪隘、為黨的事業奉獻一切時,丁可為的眼中噙滿了淚水。丁可為說,自己曾在部隊服役兩年,雖然已經退伍,但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奉獻一切的情懷早已扎根在心中。“不管何時,我們都不能忘記用鮮血和生命換取和平年代的英雄。我會做好革命薪火的傳承人,時刻保持奮進的姿態,保衛國家,守護人民。”

跨越時空向先輩致敬

這節課讓歷史“活”了起來

這節思政課,也給全市思政課教師帶來啟發和感動。二橋中學思政課教師張婷婷說:“刻骨銘心的故事、感人肺腑的講述、催人淚下的演繹,這節課用信仰之美、使命之重、英雄之氣、崇高之志,激蕩起學生永久奮斗的青春力量。”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青少年有信仰,國家就有力量,民族就有希望。”紅領巾實驗學校思政教師劉貝說,“以‘信仰的力量’為主題,抓住了在青少年中開展‘四史’教育的核心。后期,學校還將通過交流觀后感、開展紅色研學等形式,繼續引導學生深刻領悟黨的百年奮斗歷程。”

武漢市教科院小學教研室道德與法治教研員孫瑋認為,這節思政課用跨時空的舞臺樣式,給處于道德情感啟蒙狀態下的小學生沉浸式體驗,拉近了黨史與小學生的距離,讓歷史從文字中活起來。學生們在紅色坐標中致敬歷史,從中感受到中國共產黨人艱苦奮斗、犧牲奉獻、開拓進取的偉大品格,感悟到偉大信仰的力量,激發出學生樹立永遠跟黨走的信念和信心,并升華為時刻準備著為國為黨盡心盡力的責任感。

全國模范教師、解放中學思政課教師吳又存曾是去年“同上一堂思政課——戰疫青年說”的主講人。收看了今年的“同上一堂思政課”,他感慨,每年的這節思政課都深刻、都感人。課堂生動再現了革命先輩和英雄人物的事跡、壯舉,這些都是黨的寶貴精神的見證。“我們思政課教師一定要教育引導學生追尋紅色足跡,傳承好紅色基因,培養紅色氣質,讓紅色江山永不變色。”

近年來,武漢緊緊抓住青少年“拔節孕穗期”關鍵階段,充分發揮思政課愛國主義教育主陣地作用,連續3年創新開展的“同上一堂思政課”活動,已經成為武漢市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引擎。這次“同上一堂思政課——信仰的力量”后期還將在各媒體平臺持續推送。(劉嘉 楊幸慈)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