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已于日前勝利閉幕,2022年全國兩會落下帷幕。今年兩會實況、新聞都備受關注,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師生也掀起了對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代表提案的熱議。該校外國語學院第一時間把握課程思政契機,成立了兩會經貿中英、中法課研組,打造“時事思政善用之”。
首經貿外國語學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課研組收集整理了兩會的經貿熱點話題內容,建立雙語語料庫,納入全校外語課堂教學和課外學習資料,每天通過公眾平臺進行兩會經貿雙語學習資料推送。一方面促進教育者受教育,深刻學習領悟新思想新任務,另一方面鼓勵教師用生動的案例、鮮活的語言將其融入課堂教學,力爭實現思政教育與語言教學肩并肩。
“作為教師,我在學習兩會雙語新聞時不僅關注‘說了什么’,更關注‘怎么說’,尤其是中國特色術語應該如何翻譯,才能既傳達‘中國智慧’,又能贏得國際社會的認知和認同,尋找中國話語與國際輿論的‘最大公約數’。”首經貿外國語學院MTI(翻譯碩士專業學位)中心主任李雙燕表示,該院的兩會經貿雙語語料關注國際國內態勢,選題聚焦、更新較快,為她個人學習和課堂教學提供了生動活潑的素材。備課過程中,在對比分析的基礎上,李雙燕會提取重要術語,并制作雙語術語對照表,課上采用小組搶答或小測驗的方式考察學生對兩會重要概念的理解和翻譯情況,引導學生認真閱讀語境信息,探討術語翻譯背后的理念和策略,讓學生不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在她看來,以“譯文譯言報國”,培養能夠“講好中國故事”的語言服務人才,為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中國方案”,這是作為英語語言教育者和學習者的責任所在。
時事內容增加了課堂學習的活躍度,討論式教學方法的使用要求學生課前增加閱讀和思考。在豐富教學內容的同時,這次探索兩會雙語語料庫課研活動增強了學生的愛國熱情和主人翁意識。學校組織了抽樣調查后發現,學生對這種具有時效性和主題性的學習內容具有深厚的學習興趣。部分學生也參與到此次的課研活動中,以學生的視角挑選精華文章、濃縮知識要點。課研內容要求他們關注熱點話題、廣泛查找閱讀材料、完善挑選整理校對,最終形成課研推送的一部分。
“作為一名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很高興能夠參與到兩會經貿雙語語料庫的建設中來。兩會期間,我和老師們關注時事,參考報刊、媒體的相關報道采訪,雖然壓力不小但收獲良多。”首經貿外國語學院商務英語專業2018級本科生王雯閱在參與了此次課研活動后表示,參與這項活動讓她對兩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對黨和國家有了更全面的認知,更提升了自己的專業能力,使她切身體會到了將所學融入國家建設的魅力。
學校相關負責人表示,外國語學院一直著力探索新時代大思政鑄魂育人要求下的人才培養模式。此次對兩會雙語語料庫課研的探索,是一次推進專業思政框架下深化課程思政的嘗試。這種學習模式實現了“輸入+輸出”的良性循環,從而提升了學生對學習方法和專業的認同。外國語學院將繼續時時推進、事事推進,讓更多思政元素成為人才培養體系中的“思想鈣”。
數據顯示,截止兩會閉幕時,該課研小組整理了涵蓋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新聞發布會、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糧食安全、疫情防控、婦女兒童權益保障等話題20余份,課外閱讀量170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