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藥科大學構建“多維并舉”的研究生招生制度支撐體系
2022-10-21 09:32:33 來源:中國教育報
1
聽新聞

沈陽藥科大學1931年始建于江西瑞金,前身是中國工農紅軍衛生學校調劑班,自1956年開始招收研究生,是國家首批獲得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學校堅持“四個面向”,以績效引領為理念,嚴把“入口關”,立足構建“四維支撐”的研究生招生體系,推動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逐步探索出一條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研究生招生改革道路。

創新制度建設,構建“多維并舉”研究生招生制度支撐體系

構建“多維并舉”研究生招生制度支撐體系是研究生招生機制改革的核心。一是建立以績效為導向的研究生招生指標分配制度。出臺《研究生招生指標分配管理辦法》,實行“校—院—導師”三級管理,將名額按績效分配給學院,學院再分配到導師;同時,名額分配實行績效動態調節機制,突出立德樹人、學科績效和科研績效導向,建立獎懲清單,存量保穩定,增量促發展,充分發揮招生計劃的杠桿和導向作用。二是建立規范的“分類考核、多元錄取”研究生選拔制度。完善研究生“申請考核”“碩博連讀”“直接攻博”等招生選拔制度,規范導師在研究生招生中的學術權力范圍。三是健全研究生招生考試管理制度。修訂研究生招生考試管理系列文件,包括組織領導、招生導師要求、考生申請條件、選拔程序、考生申訴辦法及信息公開等環節等相關管理制度。

加強導師建設,建立“評聘分離”的導師隊伍支撐體系

建立“評聘分離”的導師隊伍支撐體系是研究生招生機制改革的關鍵。一是實行研究生導師年度招生資格審定,研究生導師“評聘分離”。制定“導師年度招生資格審定辦法”,打破導師招生“一評定終身”的固有模式。經多年實踐,逐步將立德樹人考核、導師培訓等納入年度招生資格審定范圍,重點突出導師政治素養和師德師風要求,加強對導師綜合能力的考查,支持優秀副教授指導博士生、優秀講師指導碩士生;將遼寧省“雙一流”建設標志成果納入考核指標,與學校“雙一流”建設相統一,對導師科研活動和招生選拔具有一定的引領作用。二是構建“實效化、差異化、網絡化”的導師培訓體系。開展導師隊伍常態化培訓,實施新評導師培訓上崗政策,設置立德樹人、優秀導師經驗分享、研究生心理問題處理等專題模塊,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多種培訓模式,力求培訓取得實際效果。

加大資金投入,建立“四獎、三助、三保障”多層次研究生培養資金支撐體系

建立多層次研究生培養資金支撐體系是研究生招生機制改革的保障。創建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長效保障機制和內在激勵機制,確立政府部門投入、學校配套、社會參與的研究生資金投入格局,建立“四獎、三助、三保障”的多層次研究生培養資金支撐體系,吸引優質生源,保障招生質量,改善研究生學、生活和科研條件。目前,學校研究生獎學金覆蓋面超過85%,人均獲獎額度為6596元/年;助學金全面覆蓋,博士研究生助學金每人2.5萬元/年,在學期間最高獎助學金可達到17.5萬元。學校為導師指導研究生提供基本科研經費保障。

提高服務水,構建“協同聯效”研究生招生服務支撐體系

構建“協同聯效”研究生招生服務支撐體系是研究生招生機制改革的依托。一是開發“高效聯動”的研究生招生信息化系統。打通各環節信息壁壘,實現招生信息的高效聯動,提升招生工作關鍵環節的風險管控水。二是構建“四聚焦三依托二精準”研究生招生宣傳模式。聚焦學校、學院、導師及研究生四方面資源,依托新媒體、暑期夏令營及本科課堂三大臺,確保投放人群和內容雙向精準。三是建立“共享、共贏”的協同育人基地。與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上藥集團等18家單位共建協同育人基地,開放辦學,實現多方共享、共贏,形成了“校際、校所、校地、校企、校軍”多元主體參與的協同育人機制。四是設立遼寧省首家高校研究生入學考試考點。學校于2018年主動申請建立省內首家研究生入學考試高校考點,為遼寧省推動高校考點建設提供了寶貴經驗。

標簽: 沈陽藥科大學 立德樹人 校地校企 研究生招生制度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