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學與工程類專業:守護大眾“舌尖”上的安全
2022-03-24 15:51:10 來源:北京考試報
1
聽新聞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物是延續生命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中華民族不僅是以勤勞著稱的民族,飲食文化同樣舉世聞名。食品科學與工程類專業就是匯合了一些與“吃”有關的專業,在“吃”的全產業鏈人才培養上大做文章,讓具備專業知識的從業者守護大眾“舌尖”上的安全。

研究“吃”不簡單

我國是人口大國,“吃”從來不是一件小事。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院長殷麗君教授介紹,與“吃”相關的研究涉及范圍廣泛,食品科學研究內容與農業生產、食品加工及營養健康緊密相關。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的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是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在國務院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被評為“A+”,在國際上也有很高的知名度。目前,食品科學與工程類專業實施大類招生,涵蓋食品科學與工程、生物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在內的4大專業。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相關負責人毛立科副教授介紹,該專業充分利用學校在農學和生物等方面的優勢,在結合工程等學科的基礎之上針對全產業鏈加工體系,培養具有全球視野,了解行業上下游產業,注重寬厚基礎教育,富有創新精神與能力的行業領軍人才;生物工程專業涉及基因工程、細胞工程、蛋白質工程、酶工程、發酵工程和生物反應工程等教學和研究內容,是國內學科覆蓋面最完整的食品科學生物工程專業之一;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建有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食品質量與安全北京實驗室等開放的產學研一體化教育與研究臺,本專業注重培養學生創新思維、過程管理、風險管理的意識與能力;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專業則是教育部第一批復合應用型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專業,涵蓋從葡萄栽培、葡萄酒釀造到品評與鑒賞的各個環節,培養具備扎實的園藝學、化學、生物學、葡萄酒學、食品工程學、企業管理和市場營銷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系統掌握葡萄與葡萄酒工程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能夠從事葡萄與葡萄酒或相關產品的科學研究、教育教學、產品研發、工程設計、產品銷售和文化推廣等工作的高級專業人才。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農業大學已于2021年啟動了與康奈爾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兩個專業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這也是教育部批準的首個國內“雙一流”高校與常春藤大學合作的本科教育項目。項目引進康奈爾大學培養體系及教學資源,同時融合中國農業大學傳統優勢,按照國際高等教育最高標準,為學生營造國際文化和教育環境,提供食品科學創新教育。項目采用“4+0”培養模式,即本科四年學生在中國農業大學學雙方共同認定的課程,也可擇優選拔赴康奈爾大學交流學。項目采用全英文授課(思政課除外),引進康奈爾大學專業課程約50%。中外雙方高水師資共建國際化教學團隊,致力于在全球化時代培養具有扎實的食品科學專業知識、出色的外語溝通能力、廣闊國際視野的高級科研和工程應用人才。

北京聯合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類涉及食品科學與工程(營養與健康)和食品質量與安全兩個專業。其中食品科學與工程(營養與健康)專業是將食品科學、營養學、食品工藝學和功能食品學等專業知識,運用于食品(膳食)營養與疾病防控、食品質量保持與健康食品研發制備、公共營養與健康管理等方面,涉及科學研究、公共營養與衛生、食品研發生產銷售、質量監管等廣泛領域。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是為解決食品中出現的各種安全問題,培養在食品質量檢測與安全評價、活因子功能和毒理學評價等方面具有較強的知識和技能,符合北京大都市需求、具有創新意識和較強動手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理工類“吃貨”更適合報考

“作為一個‘吃貨’,當初看到食品專業時,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好吃的’。”中國農業大學學生李伊寧笑稱,正是對“吃”的愛,引導她選擇了食品專業。

“通過學食品營養、食品保藏這些專業課程,‘如何才好吃、如何健康吃’成了我現在的關注重點。” 李伊寧表示,美食不容辜負,小到日常的每一餐,大到國家食品衛生事件,健康膳食變成了她生活中一件非常自然的事。“在健康中國的大背景下,食品專業能做的比我想象的要多,未來也還有很多工作需要我們去做。”作為“食品營養與安全科普青年團隊”的一員,李伊寧希望今后能夠繼續深造,用自己的力量科普營養知識,讓健康生活的理念影響更多人。

隨著人們生活水的日益提高,食品專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如果想順利完成學業并在以后有所建樹,首先要對“吃”這件事有興趣,并要了解更多其中的門道。由于這個專業更偏理工類,需要配合課程學,物理、化學和生物學科基礎好的考生更適合選報。

中國農大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的高考錄取分數一直在全校名列前茅。

院校“口味”各有偏重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有200多所不同層次的學校開設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其中20余所院校按大類進行招生。在這些已經按大類進行招生的學校中,各校專業側重不同,在課程設置及人才培養上也有區別。

中國農大食品學院按照“一流大學、一流學科、一流專業、一流人才”的理念,培養具有寬厚的人文與自然科學基礎、扎實的專業知識與實踐技能、富有創新精神與能力的行業領軍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2016年開始,學院實施食品科學與工程類大類招生,即學生入校后,一二年級實施統一的通識教育和專業基礎教育;二年級末根據專業容量、教學資源、學生個人意愿和專業興趣等情況分流至專業方向進行專業課程學。學院注重實踐教學,建設了課程實驗、科研訓練、虛擬仿真生產實等實踐教學臺,構建了“以創新能力培養為核心,注重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實訓與仿真三結合、貫穿大學四年培養全過程”的實踐教學模式。大三暑期,學院還會安排學生進行為期一個月的生產實,把學生送到一線崗位,既讓他們有機會參與生產實踐,也讓他們在升入大四前與未來的職場生活來一次“親密接觸”。一個月的職場經歷是學院為每名學生精心準備的校外課堂“大餐”。

北京工商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源于原北京輕工學院1984年設立的生物化工專業食品工程方向,以及北京商學院1994年設立的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2004年起,學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恢復招生,每年招收2個食品科學與工程本科班、1個中外合作辦學班。該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為教育部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國家級特色專業,北京市屬高校首批重點建設一流專業,并先后通過IFT和IUFoST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依托于院士領銜的教學隊伍,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以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持續開展教學研究和改革,按工程教育認證標準打造專業教育各個環節。在“全程全員導師制”的作用下,本科生入學即可獲得“一對一”的導師指導以及參與科研的機會,科研實驗室能深度參與到本科生培養過程。學校還與愛爾蘭考克大學合作開設了“2+2”“3+1+1” “3.5+0.5”等國際合作辦學項目,并能提供豐富的參與國際學術科研活動的機會。

東北農業大學的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拔尖人才培養班是針對培養高級食品科技人員而設計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科研學術水和實踐能力,為國家輸送食品領域高級研究人才和學術的后備人才,同時為食品科學與工程及其相關領域輸送研究生,學生畢業推薦免試研究生達到40%。拔尖人才培養班實行“三對一”導師制,即為每個學生配備1名學院專業教師、1名實踐導師和1名高年級學生,分別負責指導學生熟悉和了解專業發展、課程選擇和創新實踐、實踐方案制定和畢業設計、學實踐督促等。專業導師根據學生特點制定符合其發展需要的個化人才培養方案;企業導師負責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積極投身各類科技創賽,不斷提高其綜合能力和創新精神;學生導師負責督促和監督,實施“一幫一”助學制度,實行“動態培養機制”。

年輕學科就業趨好

社會發展及生活水提高,人們的健康意識增強,食品工業已成為國民營養和健康保障的重要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隨著經濟全球化,食品工業的發展前景更加廣闊。殷麗君表示,食品科學與工程類專業雖然是年輕的學科,但已成為經濟發展、文明發達的重要標志,相關專業畢業生就業去向較廣泛。

具體來說,學生畢業后可到大專院校、科研院所、食品企業等與食品相關的行業從事科學研究、產品開發、品質控制、經營管理和市場營銷等工作;也可以到海關、商檢、食品安全管理、環保、知識產權保護等政府和事業單位從事行政監管工作。

標簽: 食品科學 中國農業大學 食品加工 營養健康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