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注意到,多所高校考研復試線上進行,也有學校為此專門提供了“考研復試間”。
3月21日,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發布《法學院關于禁止復試考生利用微信群實施舞弊行為的通知》。
其中稱,為了強化復試紀律,防止考生利用微信群等方式實施串通舞弊行為,確保對每一名考生公平公正,本次復試學院不建立微信群或其他類似的通訊方式。
學院要求大家也要對自己負責,凡私自建立和利用微信群或其他方式實施串通舞弊等違反考試紀律的行為,一經發現或核實,取消復試和擬錄取資格。
多所高校:禁止以任何形式散布復試內容!
多所高校也明確了類似的復試考場規則↓
北京體育大學稱,復試結束后,不得將考試內容告知他人,不得記錄和傳播考試過程的音視頻等信息,不得通過網絡散布有關復試內容的任何信息。如有上述行為,視為違紀,取消考試成績。
請考生不要私自建微信群或 qq 群,也不要隨意加入考生微信群或 qq 群,以免損害自己的利益,造成損失。
中國人民大學在考生誠信復試承諾書中明確,考生需保證復試過程中不錄音錄像,不保存和傳播復試有關內容; 保證在本人復試結束后、全校復試工作結束前不對外透露或傳播復試試題內容等有關情況。
此外,云南大學、北京工商大學等學校也明確,禁止以任何形式對外泄露或發布復試相關內容和信息。
《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第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盜竊、損毀、傳播在保密期限內的國家教育考試試題、答案及評分參考、考生答卷、考試成績的,由有關部門依法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已有先例:考研復試后群內泄題被判0分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22名人大考研生泄題被舉報”一事,為高校和考研生們敲響警鐘。
2021年4月9日夜間,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發布情況說明,校方認定,復試考生存在實質性透露復試內容等違紀行為。學校研究決定,取消該22名考生一志愿復試相應科目考試成績,給予計零分的處理。
標簽: 這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