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葉妙嫻 陳宋釜 記者 劉盾)“小妹,你今天又來值班呀!”近日,東莞理工學院學生林佳玫又來到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居雅苑小區核酸檢測點,參與志愿服務工作。聽到居民向她熱情地打招呼,她也親切地問候前來做核酸檢測的居民。
林佳玫介紹,深圳和東莞都出現了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她不能按時回校。趁著在家有充裕時間,當看到微信朋友圈中的志愿者招募信息,她便主動報名。“我也是一名大學生黨員,更應該在關鍵時刻為防疫工作作出貢獻。”林佳玫說。
“截至3月22日,我已經定點在這里參與志愿服務工作20天了,小區的居民都和我‘混’熟了。”林佳玫說,從3月2日開始,她幾乎沒落下一天,均跟隨醫護人員到社區開展核酸檢測工作。
林佳玫坦言,剛開始參加核酸檢測志愿服務工作的那幾天比較累。那時,她負責的主要工作是給居民掃碼登記信息。“當時是站著工作,一站幾乎就是一整天。”林佳玫說,“但看到大家都在認真地工作,我也不能偷懶。醫護人員那么辛苦都能堅持下來,我相信我也可以。”
新一輪疫情發生以來,東莞理工學院以緊急通知、學生黨支部組織生活會、班會等形式,鼓勵學生在做好自我防護的前提下,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志愿服務工作。多名青年學子主動承擔責任,積極參與社區防疫工作。同時,學校還鼓勵學生以照片方式,記錄疫情防控工作人員的身影,帶動更多人加強自我保護和投身志愿服務工作。
和林佳玫一樣,東莞理工學院學生吳佳銘在東莞市大朗鎮參與了16輪的核酸檢測志愿服務工作。一開始,他主要負責引導居民掃碼。由于踏實肯干,他被安排到后勤組,負責準備核酸檢測所需的物資。
吳佳銘還負責給隔離的居民送生活物資。沒有電梯,他們扛著物資上樓。物資配置是一人一箱,遇到一戶家庭有多個人時,他便將物資箱子疊放起來,搬到居民家門口。
東莞理工學院學生葉旭韜也參與了家鄉惠州市惠城區水口鎮的核酸檢測工作。1月19日當天,水口鎮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工作。由于任務量大,葉旭韜被派到離家較遠的核酸檢測點協助醫護人員展開檢測工作。從早上八點到晚上十點,葉旭韜等志愿者和醫護人員工作將近14個小時。談及為何參與疫情防控,他表示,自己作為家鄉的一分子,希望為家鄉作貢獻。
據悉,新一輪疫情發生以來,東莞理工學院秉持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將學生預定的教材郵寄給居家的學生,相關費用由學校專項支付。學校的后勤黨總支也在社區微站配備防疫物資,共有5瓶免洗洗手液、15瓶消毒液、2300個口罩等供學生領取使用。學校食堂增加了菜品、增設了宵夜,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解決疫情當下外賣服務暫停等帶來的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