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內斬獲“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銀獎、中國國際飛行器設計挑戰賽總決賽一等獎以及省部級科技競賽獎5090余項、國家級獎項2056項……南昌航空大學近年來系統集成推進黨的建設、人才培養、校企融合、隊伍建設、產業服務,探索出了卓有成效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1234”模式。
如何激發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內生動力?以構建一個“體系”為發力點,學校形成“黨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工作體系,出臺了《黨建+課程思政創新創業導師指導工作考核辦法》《黨建+課程思政學生黨支部創新創業工作考核辦法》等文件,從參與度、培訓度、獲獎率方面量化考核,激發了師生黨員骨干參與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積極性。
以推進“兩個融合”為抓手,學校在專業建設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融合上下足了功夫。各系、教研室、教學團隊的教學活動始終與創新創業教育相結合,積極挖掘各門課程蘊含的創新創業元素,明確教師參與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責任。學校創新創業學院細化第二課堂創新創業實踐學分要求,將學生開展創新實驗、發表論文、獲得專利和自主創業等折算為學分,鼓勵學生參與各類創新創業大賽。
如何建強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師資保障?以打造“三類團隊”為思路,學校打造以黨員教師為骨干的創新創業指導團隊、以具有創新創業意識和經過創新創業技能訓練的學生為主體的技術團隊以及以輔導員、班主任為重要成員的管理團隊。目前,學校大部分主專業中擔任創新創業導師的人數占專任教師人數的比例達97.99%,其中具有博士學位或副高以上職稱的創新創業導師占全體導師的99.32%。
以搭建“四級平臺”為支撐,學校用數十年時間逐步搭建起基礎訓練、課外實踐、競賽訓練、成果轉化四級平臺,實現整合科學研究、實驗教學、學生社團、學科競賽、校企合作項目等資源。專業教學、科研實驗室向全體本科生開放,搭建學生參與創新創業的基礎訓練平臺。學校還組織各級各類創新創業大賽,讓學生豐富創新創業實踐。
“回想大學四年,課堂授課內容與創新創業知識有機銜接,啟發了我的創業靈感;一大批學技并重、專兼結合的創新創業導師不斷鼓勵扶持,讓我決心在創業中實現人生價值。”南昌航空大學畢業生利蒙說。他創辦的利邦綠色農業有限公司,獲評“江西省林下經濟示范基地”,其本人也被團省委聘為“青年創業聯盟”創業導師。
《中國教育報》2022年03月28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