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手術不香嗎?”“等孩子長大后直接做近視手術不就可以了嗎?”今天我們來聊聊這個話題。
問及“孩子近視怎么辦?”,很多家長都說“長大了做近視手術就行了”。那么,近視手術真的能治愈孩子近視,恢復視力嗎?
如果真是這樣,為什么有那么多的眼科醫生放著近視手術不做,而是選擇戴眼鏡?若不是,為什么做近視手術的人越來越多?
我們知道,近視是由眼軸變長導致的,而眼軸變長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就好比一個人的個子長高后,無法再變矮一樣,它還會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身體發育,每年不斷增長,如果不給予足夠的重視,就可能加快近視增長的速度,發展成高度近視(大于600度)。
眼軸每增長1mm,對應的近視度數就會增加300度左右
高度近視會引發多種并發癥
目前,主流的近視矯正手術方式——激光手術和眼內接觸鏡植入術,都只是改變了角膜的曲率,讓眼睛的屈光系統在不借助眼鏡的情況下,外界物體的影像成像在視網膜上,達到矯正近視的目的,而由近視導致的眼軸延長、眼底病變等異常情況依然存在。
因此,近視手術僅僅是改善了裸眼視力,而不是從根本上治愈近視。
激光手術的原理就是打薄眼睛角膜中間的那層基質層,從而改變屈光力達到正常視力。
激光手術原理
1、利用激光在角膜上平整切割開一片角膜瓣,再將角膜瓣掀開;
2、以準分子激光消氣化融掉部分角膜基質層的厚度;
3、完成后把角膜瓣蓋上。
有晶狀體眼人工晶體植入術的原理,就是在透明的晶狀體前放置一片很薄的人工晶狀體,該人工晶狀體起到“凹透鏡”的效果,從而達到矯正近視的目的。
激光手術是切削角膜,相當于“減法”,而晶狀體眼人工晶體植入術是“加法”。
眼內接觸鏡植入術原理
在角膜邊緣微創一個小口,把適合你度數的ICL晶體植入眼內,晶體進入眼睛后,會緩慢地展開,相當于給你眼睛里面戴了個隱形眼鏡。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人人都可以做近視矯正手術。有感染性炎癥、圓錐角膜、青光眼、白內障、眼底病變等,或有糖尿病、結締組織病等全身性疾病,均不宜做近視矯正手術。
專家:近視無法根治,但可防可控
一直以來,對近視手術的利弊,在眼科學界和公眾中始終爭議不斷。
我國著名眼視光學專家、衛生部近視眼重點實驗室主任、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褚仁遠教授說:“每種手術都有它技術上的缺陷,現在還沒有一種手術能規避所有風險,不可能做到絕對的可靠安全。我們不提倡做‘返工’。所有的手術都有一個原則,能不做就不做,每做一次風險都要增加一次?!?/p>
據中華眼科協會臨床數據顯示,有75%接受近視激光手術的病人視力能恢復正常,但仍有約1/3的人手術后需要戴眼鏡。即使視力被成功矯正,大部分病人也會出現并發癥,包括干眼癥、夜視力下降、飛蚊癥,還有人眼皮發炎、眼睛散光、視力模糊等,這些癥狀在術后10至20年間逐漸加深。此外,據美國眼科協會的統計,有5%—15%的病人在接受激光手術后不得不進行另外的手術治療。
世上從來沒有絕對完美的事情,近視激光手術也不例外,是手術就會存在風險和并發癥。在教育部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宣講團副團長、武漢視防中心主任楊莉華看來,“與其讓小孩掉到水里才去救、用什么方法救,不如我們一開始就防止他掉進去。近視也一樣?!?/p>
近視一旦產生不可逆轉,還會隨著孩子的生長發育,度數越來越高。每一位家長都應當認識到,當今醫學對近視尚無科學、合理、確有實效的治療方法??蚣苎坨R、角膜接觸鏡、激光手術等近視眼矯正方法,也只是使用不同方法把矯正視力的凹透鏡放置在眼前節的不同部位,只是解決了眼睛看遠視物模糊的屈光缺陷問題,并不能降低高度近視眼后節并發癥的發生風險。
因此,近視防控不能寄希望于“一技、一方、一法、一藥、一器”,應堅持以預防為主,抓早、抓小,實施全面視力健康管理,改善視覺環境、糾正不良視覺行為習慣,提高孩子自我抵御近視的生理潛能,從源頭控制近視的發生與發展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