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路日漸擁擠 為什么考研人數越來越多?
2021-12-20 15:10:13 來源:齊魯晚報
1
聽新聞

 

宿舍八人一起備考

在二教五樓一角,幾套可折疊的桌椅擺成了一個實心的圓形,每張桌子與中心相距不過兩米。其中有8張桌子,屬于山東中醫藥大學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小晶和她的7位舍友。

2020年10月,小晶所在的614宿舍一起確定了考研的目標,雖然選擇的專業不同,但考研的整個過程幾乎都是同步的:每天早上6點30分起床,早飯后來到五樓的“學習基地”復習,晚上10點回宿舍休息。

“每天最開心的事就是晚上一起回宿舍。”小晶說,“每個人都會在路上分享遇到的問題,雖然很多時候沒辦法靠別人解決,但說出來就感覺特別解壓。”

為了不影響教室里的同學學習,她們每人入手了一個小馬扎和半米見方的小桌子,駐扎在了二教五樓。

小晶的舍友王曉妍(化名)介紹,目前是沖刺階段,以背為主。每個科目分配的時間大致是:專業課6小時,政治4小時,英語2小時。

“從暑假到現在,專業課已經背了四五遍了,還是感覺腦袋空空的。”王曉妍很無奈,每當發現自己又忘記背過的內容,就會感覺很崩潰。“還能怎么辦?背了忘、忘了背,但就是不能放棄。”

為了潛心備考,2021年暑假,王曉妍沒有回家。她在學校周圍租了自習室,每天都按學校的時間表學習。“一天都不敢耽誤,壓力大的時候就跟家里打個電話。”王曉妍說,父母很支持自己考研,他們總是在電話那頭囑咐自己,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負擔,多買點好吃的。

小晶覺得,在大學的學習過程中,會產生一些新的想法,可能會改變自己的人生軌跡。她在輔導班兼職時,發現自己很喜歡和小孩子相處,最終決定跨專業報考小學教育。

然而小晶復習到中間換了一次學校,專業課只背了三遍,她感覺比別人差了一大截。“心態不好的時候肯定有。”小晶低了低頭,“但是一想到父母,就覺得不能讓他們失望,還得堅持下去。”

最后幾天,614宿舍把“穩住心態”作為沖刺階段的“四字真經”,相互鼓勵、相互陪伴、共同前進。小晶說,再難也要一起堅持到底。

她放棄考編三戰考研

窗外的月早已爬上樹梢,在山東中醫藥大學二教四樓,偌大的空地上擺滿了學生們的馬扎,成摞的書堆在四周。沖刺的考研大軍抱著書在走廊里踱步,“嗡嗡”聲充斥著整個四樓上空。

看著十幾本兩指厚的考研資料,徐琛(化名)皺了皺眉頭,內心的無力感再次襲來。她說,這是自己第三次報名參加考研,也是留給自己的最后一次機會。

從2019年8月份到來年的4、5月份,是2016級護理專業學生的實習期,考前1個月才會放考研假。那一次,徐琛考研沒有成功,對她來說,一個月的考研假實在有些緊張。

實習期間,高強度、倒班制的護理工作,也經常讓徐琛感覺吃不消。“一站就是一整天,上夜班也是常有的事,一天工作下來,小腿疼得厲害,有時甚至需要墊著枕頭才能睡著。”

徐琛知道,那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她決定“二戰”考研,可結果再一次不盡如人意。無奈之下,她報考了周邊城市的事業編,并通過了幾個城市的初試。

本該是值得高興的事情,徐琛卻猶豫了。她說,得知自己大概率會考編上岸,但那份對考研的“執念”卻將她牽制住了。

“就是心有不甘。”徐琛說,“隨著年齡的增大,同輩和來自家庭的壓力會越來越大,我也聽說過身邊有30歲生娃后辭職考研的,可想而知,到那時,考研更加艱難。今年再不爭取的話,我可能再沒有機會了。”

對徐琛來說,她不想一輩子被限制在一種可能里,想趁著年輕給自己多爭取些機會。在考編和考研之間抉擇,徐琛征求了很多長輩和朋友的意見,在得到了一個自己想要的答案之后,迅速收拾東西來到學校。

從早上7點到晚上10點50分,徐琛和室友往返教學樓和租住的公寓。為了節省學習時間,她們會帶上食物,在馬扎上一坐就是一整天。

還有幾天就要上考場了,徐琛搓了搓手,長舒一口氣。十幾天前,她還處在極度焦慮之中:考不上怎么辦?而越到最后越發現,無論是在能力上還是心理上,考研都是一個讓自己成長的過程。

晚上10點10分,教室前的小路迎來了一天之中最大的人流量。當晚氣溫已在零下,結束了一天的學習,沖刺的考研學生們從溫暖的教學樓走出,加快了步伐。他們有的成群結隊,有的形單影只,有的穿著單薄,卻緊緊攥住手里的資料,低頭趕路。(文/片 記者 張朝陽)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