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清晨,讀到74歲的孫老師從上海發來的短信:“萍,節日快樂!”孫老師今天搶在我前面發了祝福。還記得4年前與70歲的她相逢在上海,她像個孩子一樣跟我一起說、一起笑,一起分享三尺講臺的過往。
孫老師是我中學時的英語老師。她的課堂上,世界就是我們的課本。我們興致盎然地記住了孫老師原創的英文版地理板塊學說,那是孫老師和她的先生查閱了大量資料后,針對我們貧瘠的英文底子把一篇科技報告改寫成了富有靈魂的記敘文。
情境教學是我們課堂的主旋律。在孫老師的課堂上,誰都沒有機會“溜號”。即便在假期里,孫老師也毫不放松,她讓我們給課文配音,使我們的口語迅速提升,開學后每個人都收到了一份詳盡的點評。那時,我便在心中種下了一顆想成為教師的種子。后來,我的課堂里也有大樹、公雞和狐貍,還有圣誕老人的服裝和長襪,以及孩子們制作的英文版視頻……
孫老師說:“開心快樂的教學方式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獨立性,克服學習上的畏難情緒,減少學習困難,所以,要把課上得生動活潑。”
當初在盤錦的石油工人家屬是要種水稻的,同學泰安是家中長子,春耕秋收的周末要回家幫忙。一天英語課他遲到了,孫老師讓忐忑的他靜靜回到座位,就像什么都沒有發生一樣。課后了解到泰安遲到的原因,孫老師又讓他做課代表,晚自習給他補課,有時還帶他回家吃飯。后來,泰安考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現在同學聚會時還念念不忘孫老師。
長大后,我接過了孫老師手中的接力棒。近年來,我帶著工作室的老師一起設計初中學段學案,還創立了“塑導”教育理念以及“三塑三導”班主任工作創新機制,努力做學生的靈魂導師、學業導師和生活導師,塑造學生的正確價值觀和優良品格,培養學生的全科及跨學科綜合素養,讓自己和學生都成為最好的自己。
孫老師退休后回了上海,每次我去參加培訓學習都會把孫老師接到身邊,因為她說想跟我一起學習。我們在一起時,她的世界只有過往的英語課、她的每一個學生。她離不開那份鐘愛了一輩子的教育事業。孫老師偶爾回東北時都會走進我的課堂,與孩子一起眼里發光地聽課、互動,在我的課堂上她說是昨日重現,我能感受到她的滿足。
妞妞,就是與孫老師一起聽課的孩子,是我當時所帶班級唯一的留守兒童。我經常把她帶回家輔導功課,3個月后從西部油田回來的妞妞媽媽流著淚說:“孩子陽光了,臉上總掛著笑容。”在班級人生規劃課上,妞妞寫下的第一個人生目標就是做像朱老師一樣的英語老師,如今妞妞已是師范英語專業大三的學生。不久前,妞妞與我討論初中教學課件,她在準備試講。寒假,回家的航班剛降落,妞妞就打來電話說要來學校聽我的課,為一年后正式任教做準備。
33年來,我無時不感受著教師這份職業帶來的美好,教師不僅要心在最高處、情在最深處、行在最低處,更要在學生心中種下一粒種子,呵護這粒種子生根發芽,茁壯成長。如今的我也可以與曾經的學生、現在的老師分享三尺講臺的幸福瞬間。就讓這份愛與責任代際相傳,讓學生、教師都擁有幸福的人生。
(作者單位系遼寧省遼河油田興隆臺第二初級中學)
《中國教師報》2022年03月30日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