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縣西簧鄉初中:做好教育加減法 學生個性展風采
2022-03-29 11:25:58 來源:河南省教育網
1
聽新聞

“‘雙減’背景下,我們要做好教育加減法,減少學生課業負擔,減輕家長經濟負擔,同時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提高課后服務水平,實現減負、提質、增效協調推進。”該校校長田永偉說。

合唱團歌聲嘹亮,書法室翰墨飄香,足球場上英姿颯爽,勞動基地里歡聲笑語……3月26日,淅川縣西簧鄉初級中學校園里,各類社團活動如火如荼開展,有文有武,動靜結合。

在學校科技小制作社團教室內,來自不同班級的孩子們8個一組圍坐在一張張大方桌旁,飲料瓶、小木板、電池、小馬達等不起眼的物品,在同學們的共同努力下,一個個小輪船、飲水機、旋轉木馬等作品出現在大家面前,隨后,同學們把自己制作的輪船放在盛水的大盆里,打開馬達開關,小輪船快速地轉動起來;旋轉飛椅轉個不停,瓶蓋和光盤DIY自制的水輪車讓同學們明白了水電站的水輪機運行原理,作品的成功制作贏得了師生的陣陣掌聲。輔導教師的詳細和現場指導,孩子們對其中的物理奧秘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對自然世界的各種現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其動手實踐能力也借此得以提升。

“每學期我們都會制定詳細的學習計劃,按照從簡到難的順序,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比如前期我們學了剪紙、蛋糕的制作,后面還要學陶藝、樹枝畫等。孩子們也很積極,每次課前都會先搜索相關圖片資料進行學習。”該校德育副主任、手工社團指導老師馬耀云說,手工社團從這學期剛開始的28人增加到了49人,為了滿足更多孩子的需求,他們準備多增加兩張桌子,安排3名指導老師同步上課。

據介紹,西簧初中的社團共有12個種類,如書法、手工、美術、舞蹈、籃球、科技制作、編程等,從人文藝術到編程科技,覆蓋面廣、形式多樣,滿足了學生多元化的個性發展需求。基于學生特點、教師特長、學校特色,學校不僅制定了切實可行的社團學習計劃,同時充分發揮師資優勢,讓專業老師做專業的工作。

舞蹈社團的指導老師黃平,畢業于鄭州大學體育學院舞蹈專業。去年10月份排練的韻律操在全縣陽光大課間比賽中榮獲“一等獎”,目前,正在緊張有序的排練曳步舞,已經初見成效。

“我一直對手工很有興趣,也喜歡玩橡皮泥。”來自該校八三班的李自豪活潑大方,說起學校的社團活動更是開心不已。“上節課老師還教我們做了蛋糕,我把它放在自己宿舍,整個房間都是香的。”

同樣,來自七四班的黃碩瘦瘦高高的個子,從小喜歡運動的他,不僅羽毛球打得好,跑起步來更是如同“風一樣的男孩”。“我很享受在籃球場上馳騁的感覺!也緩解了學習壓力。”接觸了籃球后,黃碩淇毫不猶豫地加入了學校的籃球社團。“他地理考滿分,字也寫得特別漂亮,還得了學校書法比賽的一等獎呢!”坐在一旁的馬世昌忙著說道。

社團活動是課堂的外部延伸,提高了課余時間的利用價值,拓寬學生學習渠道,利于學生個性成長,為學生提供無限的發展可能。其實,自開展社團活動以來,學校就創新推出了各種社團活動,并固定時間、固定場地開展社團活動。“剛開始也有過猶豫,聽到過很多質疑或反對的聲音。但我總覺得,學校不應該僅僅是一個學習文化知識的場所,更應該成為學生快樂學習、全面發展的搖籃。”校長田永偉說,隨著國家“雙減”政策的落實落地,他篤定這條路不僅沒走錯,還應該走得更好。

方向準,則道路明。多彩社團活動塑造了學校教育新生態,用“雙減”促進“質效雙增”,讓學生獲得幸福感,既滿足了學生多樣化的課后學習需求,又充分拓展了學生個性成長空間,讓教育教學活動更精彩。

(通訊員 張劉成 供稿)

標簽: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