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一個珍貴的承諾,堅守8年譜寫生命之歌
2020-09-30 09:23:29 來源:光明日報
1
聽新聞

在深圳,有一個“特殊”的藝術團,團員們全都是癌癥患者,年紀最大的有85歲,最小的是“80后”,他們雖然經受過病痛的折磨,卻想用對生活最堅定的信心和對藝術的追求,來鼓舞他人、回饋社會。這就是由團長郭麗英創辦的深圳鳳凰涅槃藝術團。

鳳凰涅槃,意味著對生命不屈的渴望。為了兌現一個“承諾”,8年來,郭麗英帶領著團員們將生命中最頑強、最樂觀的精神通過舞臺傳遞給觀眾,感染和鼓舞了無數同樣處于困境中的人。他們用自己的光熱,點亮了生命的另一個維度。

為了一個珍貴的承諾

2002年初的一天,郭麗英經歷了她人生中的至暗時刻。乳腺癌晚期的診斷、醫生預判不到一年的生存期猶如晴天霹靂,讓她流下了絕望的淚水。

“我的生命就要這樣終結了嗎?”平時個性要強的郭麗英不禁問自己,一度自我封閉,不愿與外界交流。“你不會走,也不能走,因為我們一家四口人缺一不可。”丈夫劉秀夫專門為她寫了一首詩《你還是你》,來鼓勵她勇敢面對。

在家人不離不棄的精心照料和陪伴呵護下,郭麗英奮力走出了消沉迷茫,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積極的心態讓她找回了那個陽光的自己,她發揮自己的小提琴演奏特長,經常參加慰問癌癥病友的演出,希望為同樣命運的人們帶去支持和安慰。

2006年1月,郭麗英與“2005年度感動中國人物”、全國道德模范叢飛代表深圳出席在北京舉辦的“全國首屆癌癥康復者文藝匯演”,兩人也在此行中成為好友。在返回深圳的飛機上,叢飛與郭麗英相約:“郭大姐,等我病好了,我們在深圳組建一個癌癥病友藝術團。”然而,103天后,叢飛被病魔奪走了生命。郭麗英在無限悲痛中默默承諾:再苦再難,只要自己還活著,就一定要把這個藝術團辦起來!

“為病友們找一個快樂的家,當大家感到藝術高過生命的時候,就有信心與疾病抗爭,也有力量鼓舞新病友勇敢面對。”郭麗英說,“還要提醒健康人群,讓他們知道健康和生命的重要性,面對與預防都一樣重要!”

為了完成這個承諾,當時已年近60歲的郭麗英四處奔走,克服重重困難,經過長達6年的努力,在2012年,鳳凰涅槃藝術團正式注冊成立。8年來,藝術團以珍惜生命、熱愛生活的理念和奉獻社會的善舉吸引著癌癥病友們紛紛加入,從最初成立時的7人,發展壯大到如今的140多人。

堅守8年譜寫生命之歌

“藝術團建立之初,沒有排練場,家就是排練場;沒有經費,就自己墊付請老師、租借道具或購置演出服裝的費用;我和女兒做藝術團的后勤,我還承擔了撰稿、保健醫生的任務。”劉秀夫說,為了辦好藝術團,常常是全家齊上陣。

作為藝術團的“頂梁柱”,郭麗英對籌劃、道具化裝、劇務服裝、后勤保障等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親力親為,常常早晨七八點鐘出門,忙碌到晚上九十點鐘才回家,有時到家甚至已是半夜。這樣早出晚歸、沒有休息日的日子,她一過就是近10年,無怨無悔。

在郭麗英的感染和帶動下,有了許許多多像她一樣,希望繼續讓自己的生命發光發熱的病友加入。藝術團團委馬中霞回憶起初遇藝術團的經歷,仍然十分感動:“那時我剛經歷過手術,覺得一個人很孤單,就去觀看了演出,注意到郭團一個人忙前忙后,既要唱歌、跳舞,又要主持,十分辛苦,當時我就很想幫她。”

在藝術團運行過程中,最讓郭麗英擔心的不是排練、演出,而是病魔對病友的侵襲。團員前天還在排練現場,兩天后就躺在搶救室的病床上,這樣的情況時有發生。對癌癥病人來說,最痛苦的不是起初患病,而是轉移復發,會診治療困難,病危住院更是困難,所以,一旦有團員病發危重,郭麗英會想方設法幫助他們,還發動作為醫生的丈夫幫忙聯絡對癥的醫生會診和治療,自己也會帶著團員們前去探望。

就是在這樣的全情投入和守望相助中,如今這個140人的“大家庭”已經組建了聲樂、舞蹈、模特、器樂、詩歌5個藝術隊,癌齡最長者已有35年。“在鳳凰涅槃藝術團,每個人把得病的日子也看作是新的生日,在康復的過程中,比著誰的新生日最大,較著勁地跟生命抗爭。”一名團員告訴記者,在愛和鼓舞中,團員們不再將癌癥視為生命的繩索,而是一次重生,開始重新探索生命的意義。

全力以赴拓展生命厚度

“走出死亡的陰影,我和團友們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和幫助,我們并不孤單。叢飛的遺愿,我已經完成了。就算有一天我走了,病友們也有了一個家——鳳凰涅槃藝術團。”郭麗英說。

藝術團成立至今,已經相繼有9位團友離世,團員們沒有被病魔擊倒,送別了戰友,他們擦干眼淚,繼續排練,不畏風雨曲折。正如藝術團作品《英雄之歌》所寫那般:“生命雖匆匆而逝,但靈魂如山水浩蕩。”

藝術團的交誼舞隊隊長告訴記者,自己曾經是個“玩命工作,透支身體而不自知”的人,患病后心灰意冷的她在藝術團中找到了重生的勇氣;團里一位優秀舞蹈教師罹患甲狀腺癌,在經歷手術、放療、化療的痛苦磨礪之時,不忘與深圳市紅十字會簽訂器官捐獻志愿書;一名話劇演員腦瘤術后面部嚴重畸形,為了重返舞臺,他硬是挺過常人難以忍受的痛苦,做了兩次面部整容手術后堅持登臺……

“快樂不是生命數字的體現,而是愛的體現!”

140多個團員聚在一起,燃起的生命之火不僅溫暖了自己這個小團體,也在照亮更多的人:一名對未來心灰意冷的腦瘤患者,在演出中聽到了對生命的渴望和呼喚,選擇勇敢活下去;寶安看守所的少年犯,在觀看演出后寫下了情真意切的悔過書。據統計,藝術團已參加各類社會公益活動及演出250多場次,足跡遍布祖國大江南北,他們的身影出現在醫院、學校、養老院、福利院,所到之處激勵著人們與自身的困難抗爭。尤為難能可貴的是,成立至今藝術團一直堅持著公益初衷,不拿任何特殊補貼,也不收一分錢的門票。

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年來,多年的文明發展已經讓這里成為名副其實的“公益之城”,而支撐起這座城市精神內核的,正是無數個像郭麗英這樣的人,用自己的行動標記著城市文明的具體坐標,以生命歌唱,以自強奮進,用奉獻感恩。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