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靜的中小學校園時不時會躥來一些所謂的“教育名家”,他們隨口就能背出孔孟短句,不好好說“人話”,通篇都是書面語;還會不經意間亮出曾經被某單位短期聘任的職銜、某媒體曾評薦的所謂名家等,給學校師生來一場講座,之后便是文集簽名銷售——恰是最后必露的馬腳。
哄然過后,品味一下,虛空無用,白白浪費了大家時間。這種狡猾的“狽”,往往會有個別小“狼”引導,先放出彩色氣球,以炫人耳目,再達成自己隱藏的目的與私欲。望著這些搖搖擺擺得利而去的背影,不免心生疑問,何壤而生此似稼之稗,難道鋤頭都銹掛在壁上了嗎?
對于教育名家,大家比較認可的標準有以下幾條:系統、熟練掌握教育專業知識和技能;具有系統、成熟或獨特的教育思想;取得教育界廣泛認可的重大教育成果;擁有廣泛認可的專業聲譽;品行高潔,堪為社會楷模。而像這種滿口怪腔鬼調的所謂教育名家竟能在校園到處亂竄,廣大師生還要浪費寶貴時間去聽他胡說,真是令人憤慨!
識破這類騙子,讓他們沒有市場,起碼要從3個方面筑好籬笆。
一是教師要忙里偷閑,靜心讀幾本教育學、心理學等經典著作。如此方能心中有譜,聽他三句兩句就知四六不靠,就能鑒別、識破,而不是人云亦云,盲目隨俗。教師省出自己寶貴的時間,備好課,鉆研好教材,博覽有價值的專業書籍,提升自身業務能力才是正道。
二是校長要明辨是非,不信炒作。連有意注意、無意注意、記憶曲線都不知的“教育名家”,哪是什么名家,只是花錢印文集、竄擾校園坑教師、坑學生的騙子而已。一校之長要毫不留情地抵制、拒絕,并及時向教育主管部門反映、揭露,不要管他披著什么畫皮。
三是教育主管部門要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野兔子啃綠草坪,要驅離、鳴槍。極個別教育主管部門負責人,不讀書、不看報,還要聽信傳言,不辨真偽優劣,誤當吹鼓手,實在不該!
最后,我們要大聲怒斥:“教育混子”竄擾校園,休矣!
(作者單位系濟南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