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交響樂團附屬小學立足教育現場 讓研究成為習慣
2021-11-01 18:17:22 來源:四川交響樂團附屬小學
1
聽新聞

金秋十月,相聚附小,共研現場,賦能“雙減”。為推動“雙減”工作落地見效,四川交響樂團附屬小學(以下簡稱:川交附小)聚焦“雙減”精神,承辦了為期兩天的2021年成都市小學數學骨干教師、民族地區教師轉型提升培訓班聯合研討活動,活動由學校教導處主任張敏主持。

該校教學副校長胡宏以“五育交響,全面發展”為主題,分別從學校歷史、辦學目標、教師發展、“五育”課程建設、課堂改革、科研課題等多方面介紹了學校近年來開展教育教學的情況,同時表達了對參會老師的歡迎。

培訓班教師譚玲玲代表所有教師發言,譚老師對學校承辦此次活動表達了由衷的感謝和期待。

接下來,川交附小李秋鳳老師帶來一堂精彩的《相交與垂直》。課堂中,一次次分類、比較,李老師引導著學生在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中,透過現象尋求事物之間的聯系,在知識探究的過程中既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與空間想象能力,又提高了學習興趣,增強了信心。

短暫的休息后,老師們投入到第二天將進行的同課異構的研討和磨課中。

次日,青白江區城廂中學徐婷老師和川交附小周靜老師同課異構《2的乘法口訣》。青白江區福虹小學劉良輝老師和川交附小羅燕老師對《比的認識》一課進行同課異構。

“教而不研則淺”,課后評課、交流、提煉是本次活動的精華之處。首先,上課的老師分別對其教學理念和思路進行闡釋,分享了突破重難點的學習策略,同時也對課堂進行了反思。老師們圍繞課堂教學展開了討論,暢所欲言,對教學中的實際問題進行了分析、反思和交流。老師們理性分析,深入反思,務實探討“課堂上學生的生成問題如何處理,教師是跟著學生生成走還是跟著教案走、或者跟著目標走,大家共有的困惑及努力方向是什么”。濃厚而溫馨的研討氛圍對老師們來說是一次提升,大家對課堂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教師工作的效率關系著未來人才的質量,學生、家長、學校乃至全社會都對教師寄托著殷切的期望。在“雙減”背景及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學的時間和學生學習的時間都在縮短,怎樣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呢?那就是實現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即課堂的有效教學,它不僅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上有更多的收獲,而且可以節省課后的時間與精力用于他們自己喜歡的方面,使其個性和潛力得到更充分的挖掘和發展。通過聯合研討活動,老師們對有效課堂有了更深的認識,為“雙減”背景下的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考。(陳海燕 通訊員 胡宏

四川交響樂團附屬小學,教育現場,讓研究成為習慣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