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溫效,騰日健康管理中心告訴你
2021-10-28 17:58:39 來源:壹點網
1
聽新聞

艾灸以其特有的功效,歷來為醫家所推崇,廣泛應用于調理病癥與健體強身。千百年來,灸火得以傳承,皆與其溫效有關,艾灸的溫效值得總結與發掘。騰日健康管理中心小編根據其功效的特點和主治 病癥的不同,把艾灸溫效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簡述如下。

艾藏灸陳艾絨

1、溫通效應

通是通暢、通利、通達之意。灸火可活躍臟腑氣機,行氣活 血。溫熱刺激作用于特定的穴位,可調理各種氣血壅滯,氣血不暢之病癥,由此騰日健康管理中心小編表示,這就是指用艾馨康蘄春陳艾艾灸的溫通效應。

現代研究表明,以艾灸調理氣滯血瘀所致的疼痛性病癥具有較好的效果,從中醫的角度來理解,就是艾灸的溫通效應。主要用于各種痛癥、以腫脹為特點的病癥(如腹脹)及各種氣滯所導致的病癥(如氣滯所致的便秘)等。臨床可局部灸、循經灸、對癥灸。

艾馨康艾草

2、溫經效應

經指經脈,溫經是針對四肢經脈寒凝而言。寒主收引,寒性凝滯,寒主攣縮,寒主閉塞。經脈因寒而不暢的病證,多有寒涼、冷顫、疼痛、拘攣、收縮、蒼白等癥狀。艾灸的溫熱之性,對于因寒邪外侵或陽虛不能溫煦而致的寒滯經脈的種種表現,皆有較好的調理作用,這種作用可以稱為艾灸的溫經效應。

溫經效應主要用于風寒濕痹,肢端寒凝證,手足凍瘡,骨質疏松,四肢抽筋等。臨床以四肢特定穴灸、局部灸、循經灸為主。病久或病及全身的,可配灸背俞穴、督脈、任脈經穴。

蘄艾陳艾柱

3、溫潤效應

潤與干、燥、陰虛相對而言。陰虛則燥,津虧則干。騰日健康管理中心表示,雖然艾灸性質溫熱,但運用得當,亦可產生滋陰生津或促使津液布散等作用,這就是艾灸的溫潤效應。

溫潤效應主要用于多種陰虛而無嚴重內熱者;津液虧虛者;濕邪內阻而津常者;以及干燥性病證,如干燥綜合征等。臨床以辨證施灸、背俞穴施灸為宜,結合對癥與病部施灸(如干眼癥亦可灸眼周等)。

火龍卷

4、溫升效應

升是針對于陷下方面的病證。陷下病證包括三個方面:

一為有形的解剖學意義上的內臟位置下陷之病證;

二為功能學方面的清濁不分之病證;

三為陽衰欲竭之危急重癥等。

艾灸的這種以升提舉陷,升位固置,升清降濁為特點的臨床作用,可以稱為溫升效應。

溫升效應主要用于中氣不足,內臟下陷,如胃下垂、腎下垂、子宮脫垂及脫肛;清陽不升,清濁相混的病證,如久瀉、久痢、頭暈昏蒙等,以及病延脈虛、經脈陷下等。臨床主要是灸相應臟腑的背俞穴、募穴、特定穴,并辨證結合對癥取穴施灸。

圖片1 (3)

5、溫降效應

降是針對臨床病機該降不降的病癥。五臟以守為要,以藏為本,六腑以降為和,以降為順。氣機當降不降,則病必由生,上逆為病。

生理上腑以通為用,功能上是以降為順,以降為和,以降為常。用艾馨康蘄春陳艾艾灸的溫降效應,可以使人降其濁氣,順其陰陽,和其臟腑,使腑臟功能正常。例如在用艾灸調理飲食不節、肝氣犯胃或胃寒等原因所致的呃逆時,用灸胃的募穴中脘的方法每獲佳效,皆因艾灸溫降效應作用于胃氣上逆這一關鍵環節所致。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