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包河區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 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2021-11-15 14:27:27 來源:中安在線
1
聽新聞

“雙減”工作開展以來,安徽合肥包河區以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為突破口,加強作業管理和校外培訓機構治理,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以課后服務為特色發展平臺,逐步建立和完善“雙減”長效機制,力求“雙減”政策在該區真落地、見真效。

減輕學生作業負擔 關注學生身心健康

據了解,包河區現有幼兒園155所、中小學59所,在園幼兒49665名、在校中小學生120734名,在職教師9458名,其中區屬中小學、幼兒園在職教師5683名。

宋村小學采取教導處統管、班主任協調、登記、公布的作業公示制;曙光小學加強作業管理,備課組每周統籌作業量,對作業進行優化設計,每班設置作業公示欄,向全校公示每日作業,接受公開監督;華山路小學創新實施雙休日作業AB卷,給學生更多選擇;青年路小學加強對有效作業的教研力度,開展學科作業管理學術論壇……

通過出臺《包河區提升作業研究質量指導意見(試行)》,包河區強化面向區域、學校和學科層面的作業研究指導。成立工作專班和學科工作組,了解指導各學科作業研究進展和具體舉措 ,研發各學科“單元作業示例”。將“雙減”、作業管理納入教學視導。結合學科特點,及時組織召開面向中小學各學科的“線上線下”作業研究教研會議和作業研究專題活動,承辦市級作業研究研討會并推薦案例參加市級交流等,加強提升教學質量、提高學習熱情方面的研究。

在新學期教學教研工作會上,該區專題指導學校落實“指導意見”,組織面向全體教師、所有學科“五項管理”專題培訓,確保人人知曉、人人落實。開展基于大單元的“創新作業管理”和“創新作業設計”評選活動,探索建設區優秀作業資源庫,將作業管理和作業設計研究納入教師校本研修。

規范校外培訓機構 開展專項督導

為了規范校外培訓機構,包河區印發《關于建立校外培訓機構防范化解風險工作機制的通知》,做好源頭管控,形成聯動格局,及時防范化解風險,開展專項治理行動,多輪檢查校外培訓機構,該區教體局班子成員包聯持證機構,在節假日期間,常態化開展明察暗訪。

鼓勵支持學科類培訓機構轉型,面向中小學生開展素質培訓,面向成人開展職業教育。為防止家長陷入套路騙局,多次發布工作提示和致家長一封信。防范少數培訓機構通過舉辦者(股東)、法定代表人變更等方式逃避民事責任,必要時對其財務狀況進行重新清算審計,切實保護群眾合法權益。目前,包河區共停止辦學校外培訓機構40家。

教育督導部門也把“雙減”工作落實納入督導內容,開展“雙減”工作專題督導。責任督學通過巡查校園、查閱資料、推門聽課、問卷調查、走訪師生等方式對全區中小學進行全覆蓋式實地督查,重點圍繞學校制度完善、作業量管控以及“十不得”“五項管理”等落實情況開展全面督導。

發揮學校陣地作用 多措并舉提升教學質量

包河區加快推進教育融入長三角,推進兩區8所校園結對。大力推進教育集團和學區聯盟發展,集團校、聯盟校在校生數占公辦學校學生總數94%。積極回應群眾對教育質量的關切,切實提高群眾的滿意度。推進“以生為本、科學育人、智慧教學”的“生本智慧課堂”,關注教學質量提升和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實行教研員“進校、駐點、包科、跟班”一線教研,加大青年教師培訓力度,通過教學質量的提升有效減少學生對校外培訓的被動依賴。

近三年全區獲批市級名師工作室23個,立項市級以上課題79項,數量位居全市縣區前列。

在保證課堂教學質量、學生作業不出校門的基礎上,合肥市屯溪路小學濱湖校區對于孩子晚間回家的課余生活實施“讀、吃、睡、煉”的自育自學實驗,給家長在課余時間對于學生的生活進行合理管控有了實際操作建議,找到一個具體落實抓手,讓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機整合起來,讓全面落實立德樹人、德智體美勞全面育人成為可能。

課后服務全覆蓋 滿足學生個性需求

據介紹,包河區在全省率先成立區、校兩級家庭教育研究指導中心,推進家校社協同育人。對學校、家長、機構多方調研,出臺文件,統籌資金,創新政府主導、部門監管、社會參與、家長支持的包河模式。

以藝體教師服務中心為載體,包河區以志愿者及校外專家為補充,調配全區藝體師資,建立“課后服務師資共同體”。建立課后服務研發中心、課后服務課程庫,豐富個性化課程,充分滿足學生與家長的多元需求。目前已有涵蓋德智體美勞3199門課程。家長通過手機APP進行選課、繳費、評價使得課后服務模式變得安全、便捷、人性化,便于統計、調度,為學校減輕負擔。

在包河區,家長、教師可以通過 APP 對課程進行評價,保證了課后服務的高品質有序開展。面向社會公開遴選248家優質校外培訓機構供學校、家長選擇,切實保障課后服務優質師資。實現全區中小學全覆蓋,有需求家庭全覆蓋。截至目前,共100528名學生參與課后服務,參與率92.9%。

豐富的課后服務,讓學生的課后時間更加有趣。

目前,包河區正按上級部署的時序進度全力推進“雙減”工作。同時,將著重發揮學校育人的主陣地作用,圍繞作業管理、考試管理等進一步減輕學生課業負擔;豐富課后服務內容,增加文體、藝術、勞動、社團活動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張秀明、韓寶兵)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