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5G、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突飛猛進,媒體呈現全程、全息、全員、全效等嶄新形態,傳播方式與格局正在發生深刻的歷史性巨變。在新的時代語境下,新聞傳播學的“戰略性學科屬性”和“平臺性學科屬性”正在不斷得到凸顯。面對外在與內核的雙重變化,成都理工大學傳播科學與藝術學院新聞傳播系在對社會行業發展趨勢與自身高校學科優勢的雙重借力中,秉持“繼承與創新、交叉與融合、協同與發展”的新文科核心理念,依托新信息技術前沿,回應時代主流發展需求,引領新聞傳播理論與實踐,堅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實現從單一體系到融合思維的轉變,以“需求驅動”引導“供給調整”,對新聞傳播學本科教育的供給側改革進行了創新性探索。
繼承與創新:打造新聞傳播學人才培養“新體系”
成都理工大學新聞傳播系及時精準地把握傳媒行業對人才的需求變化趨勢與特征,積極推進新聞傳播學本科教育轉向質量效益型的集約增長,使人才培養的供給側與需求側充分對接,力爭促進新聞傳播人才培養的理念、動力和機制實現徹底轉接。
根據《關于提高高校新聞傳播人才培養能力實施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2.0的意見》,廣播電視學(國家一流專業)、廣告學兩個本科專業于2021年開始進行新聞傳播大類招生,圍繞“2+2模式”對課程體系及人才目標進行及時調整,即本科教育的前兩年進行新聞傳播類基礎課程學習,后兩年按照各專業培養方案進行專業學習,實現學科內部的專業融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定樁定位”,確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與課程思政、特色方向的融合式教育,全面落實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在教學、科研、社會服務等內容中的引領作用。積極響應國家新文科建設的號召,深化人才培養與學科建設的融會貫通,確立“能說、能寫、能做”的“全媒體”人才教育目標,開創七大課程教學融合模塊群,開設“創意傳播”創新實驗班,探索“新聞+科技”“廣告+文化”“傳播+藝術”的特色人才培養模式。依托本校地質學國家一流學科的優勢,組建傳媒業務骨干與科普專家聯合的國際化教學團隊,同時與美國密蘇里大學舉辦多屆密蘇里新聞教學周,與中歐文化教育協會共同舉辦“新科技與未來影像藝術”系列課程講座,致力于培養具有“攀登精神、國際視野、實踐能力”特質的創新型、全媒化、復合型新聞傳播后備人才,在學以致用中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形成繼往開來、深度融合、一體化的育人體系。
交叉與融合:構筑新聞傳播學日常教學“新生態”
2021年3月發布的《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指南》指出,新文科建設要“緊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趨勢,積極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與原有文科專業深入融合,推動文科人才培養與教學研究范式的創新”。
成都理工大學新聞傳播系依托理工科高校雄厚的科技研發實力,堅持“文傳為本、藝習為體、科融為用”的教育教學理念,以國家一流專業建設為引領,以創新型課程建設為抓手,針對新聞傳播類專業實驗教學手段單一、信息化程度不高、共享利用不足等問題,將前沿信息技術引入新聞傳播類專業課程建設,打造交叉特色課程與實踐融合平臺,持續提升新聞傳播學內涵建設水平。采取“翻轉+直播+實訓”的課堂混合教學模式,將一線新聞工作者、廣告創意及品牌運營專家請進課堂,實現與業界及行業的鏈接互通。搭建“平臺+內容+渠道+應用+教學+競賽”的實踐教學生態鏈條,遵照媒體單位業務標準和工作程序開展教學活動。學生在“雙師型”教師的指導下,實現項目化、階梯式的實題實作,培養融媒體產品生產與創意能力。新聞傳播類專業所在的傳播科學與藝術學院,目前共建有18個新聞傳播類和3個交叉類實驗室,面積約1.2萬平方米,設施設備總價值約1億元;其中,融媒體云平臺和實驗教學信息化管理平臺的建設水平在西部同類高校領先。2021年,開放式網絡化的虛擬實驗教學系統——“VR交互實驗室”建成并投入使用,學生可以通過校方開發的虛擬仿真實驗項目進行特殊環境的體驗和各類專業設備的動手操作練習,更有利于培養操作能力、分析能力、設計能力和創新意識。
協同與發展:凝聚新聞傳播學培能育人“新合力”
隨著新聞事業的深度發展與國家新聞強國戰略的進一步推進,屬于“新文科”中“應用型文科”范疇的新聞傳播學的人才培養思路也應隨之改變,應當由原先主要培養“應急型人才”轉向主要培養“高素質人才”。
成都理工大學新聞傳播系積極探索高校與企事業單位聯合培養“高素質新聞傳播創新人才”的新機制,切實提升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社會責任感和就業能力。聚合校內外渠道,即通過教育教學體系外部的學用結構調整,強化并提升實踐環節。一方面,搭建校內實踐平臺,促進學界與業界深度互動。“成都理工大學——四川省藝術研究院藝術與傳媒實踐教育基地”自建立以來,一直秉承“依托理工科大學優勢學科、打造特色文科實踐教育基地”的建設理念,通過聯合四川省各大藝術研究機構與智庫、與封面傳媒聯合成立高校UGC內容創作中心等,強化校企間的深度融合,同時邀請業界導師、專家開展項目工作坊,指導項目實訓,積極開展“科技+傳播+文化+藝術”的創新實踐。另一方面,組織學生走向社會,在考察與調研中歷練。成都理工大學新聞傳播系深度貫徹四川省“加強校地合作、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方針,作為四川省培養藝術與傳媒人才的重要基地,與遂寧、大邑、閬中等地方的媒體機構、公益組織在全媒體新聞采編、融合新聞報道、廣告創意策劃、品牌形象推廣、文化傳播創新等方面進行全面、深入的新聞傳播學類專業實習實踐合作,校地聯合制定新聞傳播人才培養方案,探索“校企合作,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辦學模式,共同推進高校新聞傳播學本科教育校企協同,深化共建“德、能、知、行”“四維融合”培能育人的新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