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就是不務正業?
2022-03-15 09:05:57 來源:中國教育報
1
聽新聞

新聞回放

大學畢業生做帶貨主播,是新興職業還是不務正業?對年輕人來說,帶貨主播其實是再普通不過的一個職業選擇,不少應屆畢業生投身其中,在直播間里書寫自己的職場故事。

主持人語

直播帶貨是疫情期間迅猛發展的互聯網衍生行業。如何引導其走向成熟,如何使其為畢業生提供更多機遇,值得關注。新興行業代表的社會發展趨勢與社會價值判斷對青年具有深遠影響。直播帶貨引起的社會爭議不僅是行業發展問題,更是價值選擇問題。東北師范大學三名學生對這一現象深入分析,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青年的普遍認識,值得一讀。

隨著越來越多的畢業生加入,關于直播帶貨的爭議也愈演愈烈。有人認為主播不是什么正經職業,更有甚者還給其打上了不穩定、不體面的標簽。

2020年,互聯網營銷師正式成為國家認證的新興職業;隨后出臺的《網絡直播營銷管理辦法(試行)》也對帶貨主播的行為進行了相應的規范。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既然如此,那為何畢業生做主播還被認為是不務正業呢?可能還是一些刻板印象在作祟。

一方面,很多人并不了解主播的工作狀態,僅憑主觀想象就給主播貼上毫不費力賺大錢、不務正業等標簽。可事實上,想把任何一份工作做好都不輕松,光鮮亮麗的主播背后也存在著睡眠不足、心理壓力大等各方面挑戰。另一方面,直播行業存在的“野蠻生長”現象也在加深人們的偏見。從業者中不乏蹭熱度、試圖違法獲取暴利的人。去年浙江消保委就曾發布消息稱,“雙十一”期間,有多名主播存在少發漏發、宣傳與實物不一致等現象,其中還包括一些頭部主播。行業存在的問題由此可見一斑。

雖然直播行業的快速崛起伴隨著各種問題,但是我們不能以偏概全將其否定。共青團吉林省委曾舉辦青年電商助力精準扶貧農特產品展銷會,推動吉林優質產品走進了千家萬戶。據統計,吉林省在主流電商平臺活躍的農產品直播網店已有近6萬個,累計帶動創業就業13.2萬人。說到底,直播帶貨只是技術發展下催生的一種銷售新形式,如何用好這種形式,發揮其更大價值才是關鍵。

“行行可建功,處處可立業。每一個行業,每一份工作,只要是辛勤勞動就值得尊重。”面對就業壓力的年輕人只有打破刻板印象,以更加開放的眼光發現新興行業的魅力,才能在創新與突破中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中國教育報》2022年03月15日第2版

標簽: 直播帶貨就是不務正業 meta name=descr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