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您還記得我嗎”
2022-03-30 10:31:27 來源:中國教師報
1
聽新聞

“茅老師,您還記得我嗎?”

我從這張年輕的臉上感受到了一股熟悉的親切感,自然而然地回答:“應該是我的學生……具體名字我真記不起來了。”

“我是章憶慈啊!”

那一刻,我馬上想起了她。這是一個古靈精怪的女孩,經常冒出“十萬個為什么”,語文成績很好。當時我帶這屆學生3年,后來因為調動而與他們分開了。沒想到如今的她竟也成了一名語文老師,還是學校德育處教導員。章憶慈身邊的同伴向我介紹:“您的學生太優秀啦,不僅是學校骨干教師,還編著了《小古文分級閱讀》《大語文:閱讀與寫作》。”

憶慈接過話題:“我居然在全國性論壇上見到自己的老師,太幸福了!”

師生相遇敘舊是免不了的,于是憶慈說起小時候印象深刻的事。

“那時我很調皮,有一次班長去您那里告狀,說我預習作業沒有做。您不僅沒有批評我,還在上課時向全班同學強調,章憶慈雖然沒有把預習內容寫在作業本上,卻也做了充分準備,課堂上的問題屬她答得最好!”

憶慈說的這件事,我一點兒印象也沒有了,沒想到她居然記了這么久。她滔滔不絕地說著過往:“小時候我故意坐公交車逃票,媽媽向您告狀。您沒有嚴厲批評我,但提醒這種行為不好,之后我再也沒做過同樣的事情”……

在她繪聲繪色的回憶里,我忽然感受到師生之間那份美好的小幸福。她記得自己被表揚,也記得自己被批評,記憶里還滿是美好,這讓我十分感動。

從教至今,我一直跟學生強調,小時候犯點錯屬于試錯范圍。所以,憶慈說自己當老師時也會包容那些缺乏規則意識的學生,想方設法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以及對老師和班級的認同感。

憶慈不是班里成績最優秀的學生,脾氣也有點倔,平時話也少,很容易被忽視。但是她說,幸好當年沒有被我忽視,如今成為老師也有足夠的能量愛自己的學生。

重逢后,我與憶慈聊得最多的也是教育。她告訴我,她會采用“鏡像策略”引導孩子發現自我。她是學生的攝影師,用相機記錄下孩子行為上存在的問題,與學生一起分析,時刻傾聽學生的感受。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主動發現自己的問題并反思,這種行為降低了傷害,彼此的約定不需要命令,最終達成了激發學生內驅力的目標。

我認同這樣的處理方式,這是一種正向行為支持。面對學生的問題,一直強調錯誤,很容易將錯誤強化,然后變成師生共同的煩惱。除了像憶慈這樣拍照式觀察,我們在實踐中還可以采用替代、重塑的方式來進行正向支持。

替代,就是用另一種行為替換學生目前不佳的行為。我的班里就有這樣一個學生,由于學習能力強,他比別的學生完成任務的時間短,還比較好動,影響了其他學生的正常學習。于是,我給他安排了助教工作,幫助我檢查、登記作業,整理我的上課筆記。時間久了,他的正面形象得到樹立,規則意識增強,也開始有意識維護自己在同學心中的形象。

重塑,是行為改變的一個系統練習。教師找到學生不良行為產生的原因后,幫助學生分析,讓學生用“我愿意……”“我可以……”等方式與老師進行行為改變的約定,讓學生不斷記錄自己的進步行為。曾有學生對我說:“老師,我開學初的狀態是‘躺平’,現在我覺得自己已開啟學霸模式。”來自內心的自信,不正如鳳凰涅槃般重塑嗎?

真的很高興與憶慈重逢,我們成為共同育人的好伙伴。看到她的成長,也見證了一代又一代教育人傳承的希望。

(作者單位系浙江省杭州市鳳凰小學)

《中國教師報》2022年03月30日第8版

標簽: 老師,您還記得我嗎 meta name=descr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