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課后服務模式全面推行 構建教育良好生態(tài)
2021-08-27 13:31:34 來源:南方教育時報
1
聽新聞

這個暑期,教育領域最為重磅的新聞就是“雙減”政策出臺。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教育部負責人表示,學生作業(yè)負擔較重和校外培訓過熱問題,導致家長經濟和精力負擔過重,嚴重對沖了教育改革發(fā)展成果,社會反響強烈。“雙減”工作的目標是一年內使學生過重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長相應精力負擔有效減輕,三年內使各項負擔顯著減輕,教育質量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教育滿意度明顯提升。

加強作業(yè)管理水平

《意見》明確,雙減政策落實需從源頭開始治理,要求充分發(fā)揮學校主陣地作用,堅持應教盡教,著力提高教學質量、作業(yè)管理水平和課后服務水平,讓學生學習更好回歸校園,在校內“吃飽”“吃好”,減少參加校外培訓需求。具體措施包括要求學校完善作業(yè)管理辦法,加強學科組、年級組作業(yè)統(tǒng)籌,合理調控作業(yè)結構,確保難度不超國家課標;教師要指導小學生在校內基本完成書面作業(yè),初中生在校內完成大部分書面作業(yè)等。

《意見》要求,學生放學回家后除進行必要的課業(yè)學習,還應從事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開展適宜的體育鍛煉,開展閱讀和文藝活動。個別學生經努力仍完不成書面作業(yè)的,也應按時就寢。引導學生合理使用電子產品,控制使用時長,保護視力健康,防止網絡沉迷。

系統(tǒng)治理校外培訓

針對校外培訓產業(yè)過熱、超前超標培訓屢禁不止、“收費高”“退錢難”等問題,此次中央明確提出要深化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堅決制止侵害群眾利益行為,有效緩解家長焦慮情緒,構建教育良好生態(tài)。

《意見》要求各地不再審批新的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現有學科類培訓機構統(tǒng)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嚴禁超標超前培訓,嚴禁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從事學科類培訓,嚴禁提供境外教育課程。依法依規(guī)堅決查處超范圍培訓、培訓質量良莠不齊、內容低俗違法、盜版侵權等突出問題。線上培訓機構不得提供和傳播“拍照搜題”等惰化學生思維能力、影響學生獨立思考、違背教育教學規(guī)律的不良學習方法。

全面推行“5+2”模式

在加強校外培訓治理的同時,教育部發(fā)布通知,要求秋季開學開始,在義務教育階段全面推行“5+2”模式,即學校每周5天都要開展課后服務,每天至少開展2小時,結束時間要與當地正常下班時間相銜接。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介紹,各地各校推進“5+2”模式要從實際出發(fā),“一校一案”制訂完善課后服務具體實施方案,確保今年秋季開學后實現義務教育學校全覆蓋,并努力實現有需要的學生全覆蓋。課后服務一方面,應指導學生認真完成作業(yè),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補習輔導和答疑,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拓展學習空間;另一方面,應開展豐富多彩的文藝、體育、勞動、閱讀、興趣小組及社團活動,最大努力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但不得利用課后服務時間講新課。

對課后服務經費保障問題,教育要求明確相關標準,采取財政補貼、服務性收費或代收費等方式籌措經費。課后服務經費主要用于參與課后服務教師和相關人員的補助。課后服務一般由本校教師承擔,也可聘任退休教師、具備資質的社會專業(yè)人員或志愿者參與。

《意見》

部分要點

作業(yè)管理

● 嚴禁給家長布置或變相布置作業(yè),嚴禁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yè)。

● 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家庭書面作業(yè)。

● 小學三至六年級書面作業(yè)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60分鐘。

● 初中書面作業(yè)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90分鐘。

● 教師要認真批改作業(yè),做好答疑輔導。不得要求學生自批自改作業(yè)。

校外培訓治理

● 對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各地要區(qū)分體育、文化藝術、科技等類別,明確相應主管部門,分類制定標準、嚴格審批。

● 校外培訓機構不得占用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

● 培訓機構不得高薪挖搶學校教師;從事學科類培訓的人員必須具備相應教師資格,并將教師資格信息在培訓機構場所及網站顯著位置公布。

● 線上培訓要注重保護學生視力,每課時不超過30分鐘,課程間隔不少于10分鐘,培訓結束時間不晚于21點。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