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背景下的作業管理,成為所有老師關注的重要話題。如何通過高品質的作業來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如何通過高品質作業既能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提升學科素養;又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實踐能力?這些都是教育人研究的實踐性課題。為此,成都市龍泉驛區洪安小學聯合土橋小學與鄭大明名師工作室聯合舉辦“高質量智能課堂‘作業設計’”專題實踐活動,聚焦作業設計,提升教學質量。
2022年3月10日下午,洪安小學特邀全國著名數學特級教師鄭大明老師到校指導,全體數學老師積極參與。因疫情原因,土橋小學老師未能到場,但通過線上直播共同開展本次研討活動。
首先由洪安小學數學組陳皎老師與三年級二班的學生帶來了一堂《買文具》的公開課,拉開本次教研活動的序幕。本堂課是小數乘法的起始課,陳皎老師從鋪墊整數乘法的意義,過渡到小數乘整數的意義,充分利用了學生的遷移能力。教學中,始終以學生為中心,創造性的使用“抽獎”引出問題,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解決問題過程中,通過“四學”環節,幫助學生理解“小數乘整數”的算理和算法,將課堂還給學生,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陳皎老師執教《買文具》首學環節
陳皎老師執教《買文具》互學環節
陳皎老師執教《買文具》群學環節
陳皎老師執教《買文具》共學環節
緊接著,由陳皎老師進行了說課。陳皎老師從教材、學情、目標、重難點、教學過程、板書設計說起,并加入了3C,細化了本節課的知識結構。教學環節整理成“溫故而知新——興趣為老師——老師來指引——學生共探索——內化可應用”,強調“引而不代”,貫徹“以生為本”的理念。
陳皎老師說課《買文具》
隨后,洪安小學高段組陳吉昌老師、杜悅老師、楊高明老師進行了本節課的作業分享。從題型的多樣化、難易程度、設計意圖,一一呈現,為后續作業交流做好準備。
陳吉昌老師、杜悅老師、楊高明老師進行作業分享
接著,洪安小學李代元老師進行了評課分享。李代元老師從課前、課中、課后三方面交流,充分肯定了本節課課前的教材解讀、課件制作、導學題單設計,課中的興趣激發、老師引導、學生“四學”,也提出本節課的后測時間略有不足等建議。
李代元老師評課《買文具》
最后,鄭大明老師為大家做了專業化的培訓指導。鄭大明老師直指知識的本質,反復提問本節課什么是陳述性知識、什么是程序性知識、什么是策略性知識、什么是情意性知識。通過老師們的“四學”,引領示范。首學環節數學老師們獨立查閱文件、互學環節積極交流看法、群學環節老師代表上臺板書、共學環節鄭大明老師深入淺出的講解了3C知識。最后,鄭大明老師又交流了作業設計的方法和步驟,讓老師們受益匪淺。
鄭大明老師培訓指導“首學”
鄭大明老師培訓指導“互學”
鄭大明老師培訓指導“群學”
鄭大明老師培訓指導“共學”
全體土橋小學數學教師參與直播學習
本次活動,數學老師人人參與、全員發言、收獲滿滿。相信在專家的引領下、在全體數學老師的共同努力下,洪小數學教學能更進一步。(李林 通訊員 黃梨娟)
洪安小學,“高質量智能課堂‘作業設計’”專題實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