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社合力切實增強勞動課實效
2022-05-19 09:03:02 來源:中國教育報
1
聽新聞

■落實勞動課程標準系列評論之五

教育部印發《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將勞動教育從原來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獨立出來。基于勞動教育學什么、學到什么程度、學習哪些內容,形成了《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勞動課標”)。按照政策要求,從2022年9月開始,全國中小學都將專門開設獨立的勞動課程。基于勞動教育的多領域、多學科屬性,落實勞動課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多方形成合力。

學校是落實勞動課的主陣地。學校教育作為落實勞動課的主力軍,在新時期培養學生的勞動價值觀念、勞動情感態度、勞動關鍵技能等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勞動課標”核心理念指導下,各級各類中小學應結合自身學校實踐特點、地域文化特征及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積極制定豐富多彩、多種多樣的勞動教育課程方案,落實勞動教育課程標準;特別需要關注勞動課程的育人目標及價值,在勞動課程建設中突出勞動最光榮、勞動最美麗、勞動最有價值、勞動最有力量的積極勞動價值觀念。同時,各級各類中小學在勞動課程設計中,應充分關注各個學齡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基本特征,加強勞動課程的學齡學段銜接,建立勞動課程全方位、全過程、全學段的一體化課程理念,充分發揮勞動課程的沉浸式育人功能,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念。

家庭是落實勞動課的輔助地。家庭作為學校教育教學的重要協助力量,在有效落實勞動課程中發揮著鮮明的支撐性作用。家長要身體力行、以身作則,樹立正確的家庭勞動教育觀。同時,家長要充分認識到自己在勞動教育中的示范引導作用,充分發揮自身的育人榜樣作用,主動配合學校開展多種多樣的勞動教育課程活動。作為勞動課的“第二課堂”責任人,家長應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豐富多樣的勞動家校共建節日、勞動主題活動、勞動成果展示以及家校共建勞動互幫互助等活動,協助學校引導學生在勞動教育活動中,獲得勞動成就感和勞動幸福感。同時,在家庭生活中,家長要有意識地制定不同類型的家庭勞動清單,定期在家庭中開展家庭成員集體勞動,營造良好的家庭勞動氛圍,提高學生主動參與家庭勞動的意識。

社區是落實勞動課的實踐地。社區要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勞動環境及勞動場域,幫助學生在真實的社會勞動中,提高自身勞動認知及勞動技能,從而實現勞動育人的社會性價值。在社區開展勞動課建設過程時,可以充分結合不同社區的實際發展特點、文化特征及歷史特點,突出社區在勞動教育中的價值滲透力與引導力。各級各類學校要主動積極聯系、聯絡當地社區,建立社區服務勞動課建設機制,構建社區服務勞動教育試驗區。可以針對不同年級學生勞動課的實踐目標,開展多種類型的社區勞動實踐課程,充分利用寒暑假、雙休日等節假日組織學生參與社區勞動文化建設活動。各級各類學校可以組織學生有計劃地參與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養老院、農場、醫院、工廠等地的勞動實踐活動,增強學生勞動課程的實踐性,拓展學生勞動課程學習視野。社區在勞動教育活動中,應積極發揮社會引導功能,配合學校和家庭進一步實現勞動課程的全方位育人功能及目標。

落實好“勞動課標”,需要學校、家庭、社區多方協同、群策群力,發揮好勞動課在加強勞動教育中的功能。如此,才能更好形成合力,促進家庭、學校及社會協同育人機制的構建和完善。

(作者系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研究人員)

《中國教育報》2022年05月19日第2版

標簽: 家校社合力切實增強勞動課實效 meta name=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