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老師們在開展課程審議時的困惑,本學期溫江區魚鳧雙語幼兒園將變“模式教研”為“進階指導”,進一步提升課程實踐能力,變革主題審議的舊思想,形成有特色有思考的審議新方式。
以交流分享促思維碰撞,動能進階,切實提升教師課程實施能力。本次教研由小班組結合3月“合家歡”主題,就開展的課程前審議過程向老師們作交流分享。
在新學期集中研訓時,全園教師針對《園本課程實施方案》第四版,再次進行了完整的學習,知道了課程開展的整體實施路徑,再次明確了主題審議的內涵,對于審議內容做到心中有數,實際有行。
小班各班級教師聚焦問題,對《合家歡》主題價值進行了審議,羅列出幼兒在本主題下能夠得到發展的意義價值點。各班級結合本班班情,選擇不同方式對幼兒前期經驗進行了解,充分發掘本班幼兒關注點,通過分析、選擇初步設計出班本活動目標。
小班組的老師們選擇以調查表、小視頻、照片的方式來收集幼兒的已知經驗,并根據生活中的事例,輔以談話活動的形式,關注幼兒日常游戲中的表現情況來發掘幼兒的興趣點。以生活化的形式讓課程走進幼兒,看得見、摸得著,引發其持續性的學習與探索。
根據四個班的展示內容,老師們也紛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中班組王老師認為,目前老師們所采取的獲取幼兒經驗的方式確實比較局限,可以嘗試根據幼兒自身的能力情況來決定,避免一刀切。轉變視角,以幼兒看自己的方式來讓幼兒自我表征,這樣所透露出來的信息會更準確。
大班組劉老師認為,前審議的目的在于發現幼兒目前的認知經驗和能力水平,了解幼兒的興趣點,這是一個持續性的過程,需要從個別觀察到集體觀察后來制定班級的主題目標,在進階活動開展中動態調整目標。
小班組群策群力,通過大量可視化的課程實施證據為老師們帶來的關于課程前審議中的思與行,讓與會老師們明白了課程前審議一定要目標價值判斷清晰、活動設計復盤幼兒經驗。
本次改變“模式教研”的“進階教研”圍繞教師們在該階段課程實施中的真實困惑,通過案例分享、可視化循證解惑,旨在實實在在提升老師們的課程實踐能力。有了小班組“打版”分享后,相信在中大班的進階教研中,老師們定會對課程落地實施有新的思考和悟行。(張紅)
魚鳧雙語幼兒園,主題審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