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平安好醫生全面貫徹戰略升級的一年。自2020年5月以來,平安好醫生持續推進渠道、服務、能力三個方向的戰略升級。
就目前看來,無論從三大主營業務的收入增速上看,還是從注冊用戶以及付費用戶新增數量看,平安好醫生過去一年的轉型均取得階段性成果。
截至2021年6月30日,平安好醫生已在10個城市獲得自建互聯網醫院資質,并與205家醫院達成合作共建互聯網醫院平臺的協議,致力于為線下醫院對接精準的醫療流量推行普惠、低價、高值的互聯網醫療服務,并實現醫保的連接。
2021年6月,平安好醫生與暨南大學附屬順德醫院合作的互聯網醫院線上問診量日峰值已經達到了醫院總體的34%;深圳第三人民醫院、華僑醫院等互聯網醫院平臺的線上問診量日峰值也已經超過了醫院總體的20%,實現了里程碑式的增長。
在自建互聯網醫院項目方面,今年5月8日,平安好醫生在銀川市的自建互聯網醫院平臺在打通醫保個賬的基礎上,獲批開通了8個病種的門診大病、門診統籌醫保服務。
平安好醫生認為,醫保作為中國公共醫療服務最大、最重要的支付系統,承載著中國每年近90億人次的就醫需求,這是互聯網醫療最重要的精準流量來源。
在互聯網醫院網絡及醫保支付服務的推動下,平安好醫生的用戶規模實現了大幅度的提升。截至2021年6月30日,平安好醫生的注冊用戶數達到了4億人,較2020年同期增長了近5500萬人,增長率為15.7%。
從2015年跨入互聯網醫療的那天起,平安好醫生就一直堅持探索HMO模式的中國化。HMO(Health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指的是一種在收取固定預付費用后,為特定地區主動參保人群提供全面醫療服務的體系,通過對服務方和支付方的整合,可以極大控制醫療成本,達到控費目的,減輕醫療體系負擔。
通過HMO模式,平安健康為行業內的商保、醫保、企業、個人等支付方渠道的用戶提供高價值醫療健康管理服務,并在平臺上匯聚、留存各方帶來的高價值用戶,通過及時、優質、高效的服務提升用戶價值感知以及黏性,從而產生平臺議價能力。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