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位于經開區的無錫市和鳴幼兒園啟用。開學前,徐女士帶著即將上大班的孩子來園辦理轉學報名。徐女士說,原本上的幼兒園各方面條件很好但離家較遠,得知家門口幼兒園啟用后立即來辦轉學手續。參觀新幼兒園后,她感嘆:“這里設施先進,老師溫柔可親,家門口的幼兒園非常好。”
無錫市每年把重要的學校新建改擴建項目納入為民辦實事項目,提升市民的教育幸福指數。不光徐女士的孩子,這個新學期開學,很多孩子都能在家門口上好學校了。
一批新學校科技范十足
這個新學期,很多學生進入全新的校園報到。南京師范大學濱湖實驗學校、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實驗學校第三小學、易地新建的江蘇省無錫通江實驗小學……一所所風格各異的美麗校園,成了城市里獨特的風景。
高顏值的新校園里配置了先進的設施設備,給學生們提供最好的教育資源。就拿南京師范大學濱湖實驗學校啟用的小學部來說,校園里人性化的設計讓首批500多個學校“小主人”入校報到時欣喜不已。連廊、智能地下接送系統,讓他們上下學時完全不懼風雨;每個教室里抽拉式的午休床,保證學生每個中午都能美美睡上一覺,為下午蓄積充足精力;各專用教室更是特色鮮明,書法教室每張桌子都嵌入定制顯示屏,讓學生及時觀看、臨摹老師示范的書寫技法。該校小學部校長張明鳳介紹,學校是南京師范大學與濱湖區合作共建的九年一貫制學校,建設總投資約2.5億元,另配備了1200萬元裝備。新學期啟用的小學部設計規模6軌共36班,新學期迎來15個班級、近540名學生。
高顏值的新學校還有一個鮮明特征:科技范十足。經開區行遠幼兒教育集團的無錫市和鳴幼兒園,設計規模4軌12個班級,配備了刷臉門禁系統、晨檢機器人、智能飲水跟蹤系統、智能消毒系統等一系列智能設備,全方位呵護幼兒成長。園長王曉來介紹,晨檢機器人與保健醫生相互配合下,在短短數秒即可完成對幼兒體溫、手部、嘴部、眼部篩查;水桶水杯安裝智能飲水跟蹤系統,可隨時掌握每個孩子喝水的次數和飲水量;每間教室頂部均安裝智能消毒系統,經設置每天凌晨2點自動對教室進行全方位消毒。
一批項目建設持續發力
2021年無錫市教育為民辦實事項目,包括位于梁溪區的連元街小學惠山分校、位于錫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錫山第二實驗小學等24個新建學校項目,還有7個高中改擴建項目,目前均在抓緊推進中。
記者從教育局了解到,今年無錫市區共有50個教育項目列入新建改擴建計劃。其中包括梁溪區的積余實驗學校運河分校改擴建工程、惠東里規劃幼兒園(東方娃實驗幼兒園惠東分園)等6個項目;錫山區云林春雷幼兒園新建項目、查橋中學改擴建項目等9個項目;惠山區新建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西漳實驗學校、藕塘中心小學改擴建等11個項目;濱湖區稻香實驗幼兒園改擴建工程、勝利幼兒園溪北園區新建工程等3個項目;新吳區泰山路幼兒園、鴻山金橋實驗學校等14個項目;經開區大通路規劃學校、格致幼兒園等7個項目。部分項目已在建設,其余正在辦理開工前期手續。
除了今年年內計劃開工建設的學校項目,市區還有30多個續建工程,其中部分仍在加緊建設中,比如經開區尚賢萬科小學改擴建項目、新吳區的梅里小學新建項目、惠山區的石塘灣中心幼兒園易地新建項目、錫山區的張涇實驗小學易地新建項目等。
去年《無錫市優化完善基礎教育資源布局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發布,在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化解學校增量缺口,緩解學位供需矛盾中下功夫。根據計劃,從2020年到2022年,全市基礎教育資源布局新建公辦學校項目預計投入資金155億元,開工新建幼兒園56所、小學25所、初中18所、九年一貫制學校7所、高中7所,預計增加學位12.8萬個。
老校提升改造換新顏
針對義務教育學校布局不合理、優質教育資源緊缺等問題,各區在優化教育資源布局的同時,對已有校園進行提升改造,進一步增加學位供給,提升校園文化內涵,淋漓盡致發揮主陣地的育人功能。比如,梁溪區在家長十分關心的辦學條件問題上,于2019年啟動“校園文化建設三年行動計劃”,至今已經投入近2億元項目推進14所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項目,回答家長關切的“中心城區學校如何提升辦學條件”這一難題,眾多學校氣質獲得全新提升。
江蘇省無錫崇寧路實驗小學始建于1914年,兩個暑假的校園文化改造工程讓這所百年老校舊貌換新顏。2020年暑期,崇寧路小學重點打造了紅領巾博物館、蘅塘詩苑、文化連廊、“承學”亭、“誠明”校訓墻、石榴文化園等特色空間,新校舍素而有華,質樸清新,一派江南特色,與學校毗鄰的小婁巷歷史文化街區和東林書院融為一體。今年暑假,該校校園文化改造再延續,重點改造了專用教室、教學樓衛生間并新鋪操場。
江蘇省無錫連元街小學的暑期工程總投入約576萬元。該校總部和保利分校的塑膠跑道全部翻新,總部13個衛生間進行綜合改造,確保每層都有男女廁所,徹底解決學生如廁繞遠路、上下樓問題。同時,對保利校區外墻存在隱患的墻面鏟除,改做墻面真石漆,外觀與總部保持一致,美觀統一,也消除了安全隱患。
“暑假開學的第一天,我被煥然一新的校園震驚了。”去年校園“大變身”后,在校學生的感觸最為深刻。新學期到來,他們又將踏入“升級版”校園。校園文化改造這項惠民工程的效果凸顯,不少家長更是欣慰,“如今的學校不僅有深厚的歷史底蘊,環境、設施都在改良提升,相信孩子的學習生活會很愉快。”崇寧路小學的一名家長說。
(陳春賢、楊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