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落實“雙減”政策,聚焦高效課堂,促進青年教師專業成長,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崇州市蜀南小學于2021年10月27日開展了崇州市三江片區小學數學青年教師賽課活動,參與此次活動的評委有教培中心主任陳紅老師以及余鳳君老師、明湖小學李燕瓊校長、學府小學馬艷老師和七一實驗小學付麗莎老師。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老師們以飽滿的精神投入到此次活動當中,認真揣摩所選教材中蘊藏的數學思維和方法。
蜀南小學岳梓溪老師通過“地球的自轉與公轉”這個有趣的視頻拉開了此次青年教師賽課的帷幕,通過“找自己的生日”“大家來找茬”“拳頭記憶法”“歌訣記憶法”等互動,讓學生體會到了生活中的數學,不僅提高了學習興趣,還讓孩子們在游戲中感受知識。岳老師注重細節,以問題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尊重了學生螺旋式上升的特點,突出了重難點,解決了學生的疑問。
葛謙老師在與學生談話中進行了新課《年月日》的導入,貼切自然,順理成章。學生通過課前學習了解到一些關于年月日的知識,體現了學生自主探索注重知識獲得的過程。本節課采用多媒體教學,利用三個小視頻引導學生觀察辨析、自主探究,讓學生全面、全程的參與到每個教學環節,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看日歷填信息、上臺展示、說一說等活動了解月份的不同和天數的區別。最后,葛老師練習設計巧妙,層次分明,讓學生深深體會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運用于生活。
利用幾何直觀,培養學生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能力。江源小學孫靜老師首先創設情境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體會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其次圍繞“認識厘米”,設計了豐富且有層次的活動,通過看一看、說一說、指一指、比一比等多種方式讓學生感知1厘米有多長,建立對1厘米有多長的感性認識,有效的促進學生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過渡,充分享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接下來是三江小學陳麗霞老師帶來的《優化》一課,通過簡單的優化問題,滲透優化思想。陳老師的課,立足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出發,創設問題情境。經歷了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發現數學規律-建構數學模型的過程。逐步掌握優化的最佳方法,初步體會數學方法的應用價值,初步體會優化思想。
聽江小學田葉老師利用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引入新知識,以照片入手,巧設懸念,利用“為什么有的圖片像,有的圖片不像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在課堂中,田老師充分利用多媒體演示,注意數形結合,通過一系列情景逐步發展學生抽象思維能力。
最后,蜀南小學岳梓溪老師和三江小學陳麗霞老師代表崇州市三江片區參加崇州市比賽。在“雙減”背景下,數學課設計站位要高,力求探尋數學的本質。教學目標要從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著手,通過活動幫助學生積累數學經驗,提煉總結數學思想方法。(黃小林 通訊員 李芋穎)
崇州市蜀南小學,蜀南小學,崇州市三江片區小學數學青年教師賽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