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是很多年輕人向往的生活方式,而對于攀登雪山來說,卻遠遠不夠。隨著商業登山的日漸火爆,專業的戶外探險公司大批涌現。為了準備一場登山活動,他們需要做事無巨細的準備工作。千頭萬緒之中,如何做到成員間的高效協作和各環節的無縫銜接?近日,有這樣一支由康巴漢子和留法海歸跨界組成的機構——巖羊戶外,亮出了他們“大力協作”確保22年安全無事故的方法。
1999年,巖羊創始人羅日格西首次接觸戶外,第一次擔任背夫和向導,成為了巖羊一切的開始。從1999年到2021年,這22年來巖羊不斷壯大,蛻變,成就了更多人的雪山夢。近些年,巖羊引入企業協作與管理平臺飛書開展團隊協作,讓組織內的信息同步更加及時,保證了登山的安全性。此外,通過飛書OKR,還可以使團隊成員的個人目標與組織保持一致,在目標管理中實現組織的持續進步。
登山過程的保障涉及到多個工種的協作,巖羊也曾遭遇過轉型升級的痛點。隨著攀登次數的增加,羅日格西對于探險的認知也逐步深刻——“登山探險不是單兵作戰,而是一場集體的協作,其中一個環節掉鏈子,就可能讓整個活動出現重大問題。”
為了讓成員間的協作更加順暢,羅日格西曾嘗試過各種協作方式:對講機、電話、QQ群、微信群,但成效不大。以往的每次登山探險,羅日格西會來到山下的大本營守候,用對講機實時聽取山上的隊員各項進展,但問題也隨之而來,比如,所有山上的消息都集中到了羅日格西這里,隊員們之間并不完全知曉彼此的情況。直到2020年,新合伙人小黑加入,伴隨而來的還有飛書帶來的“協作奇跡”。
“在登山探險活動前,我們會把這一整套探險登山流程寫進協作文檔中,然后給不同成員分配任務。”小黑說,現在每一個環節的執行情況,有哪些信息反饋,包括服務水準都可以統一在上面完成。如果團隊成員對流程中的某個節點有問題,也可以在文檔中直接評論,而小黑會對評論做出反饋。同為管理者,羅日格西也可以全程監控這些環節,并及時提出自己的建議。
從前方到后方,從后勤保障到實時攀登,都能完整寫進協作文檔,每一個參與者都能對應自己的任務,并且實時的更新任務進展,甚至在高海拔地區,只要有信號,通過手機就能同步協作。
小黑表示,飛書提升了團隊協作能力,任何信息同步傳遞,可改可見。現在的團隊協作,不同于常規概念的帶帶路、訂訂酒店,而是多維度管理。活動前分裝,設置時間節點,每個人的任務,只要在文檔上圈一下對方就清楚了。特別對于很多藏族向導來說,飛書的使用,完全掃清了文化障礙,加強了他們的溝通協作能力。 同時,這也是飛書多元融入的一個體現。飛書不僅彌補了管理者之間的鴻溝,也提升了管理者的維度,企業效率得到了提升。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