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落幕,閱卷工作隨之啟動。在公布高考成績之前,考生們在放松之余,最應該做的就是對感興趣的高校和專業做初步了解,這樣才能在志愿填報時作出合理選擇。近日,不少高校發布了今年新增招生專業、雙學位招生項目等消息,一起來看看有沒有你喜歡的!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新增2個專業
2022年學校新增勞動經濟學、工商管理(實驗班)兩個招生專業。勞動經濟學專業所在的勞動經濟學院是學校建院歷史最悠久的學院之一,勞動經濟學是國家級重點學科,學科優勢特色顯著,具備“本碩博”貫穿式人才培養學科條件,致力培養經濟理論與經濟方法過硬、宏觀政策和微觀實踐兼備的復合創新型“新文科”人才;工商管理(實驗班)專業是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實行單獨編班,小班培養,配備一流的師資,提供一流的學習條件,創造一流的學術環境與氛圍,通過導師制以及開設專業理論課和研究方法課程,著重培養和鍛煉學生運用理論工具的能力,加強學生對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北京化工大學
新增1個專業
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專業隸屬于經濟管理學院,2022年按照理科試驗班(數學、物理電子與管理)進行大類招生。大數據管理與應用是一門在“互聯網+”和“大數據”背景下開設的,以大數據的分析理論和方法在經濟管理中的應用以及大數據管理和治理方法為主要研究內容的,跨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機器學習、企業運作管理以及經濟學的本科專業。
新增3個雙學士學位招生專業
2022年新增了3個雙學士學位招生專業,分別是化學工程與工藝(化工、大數據雙學士學位)、生物工程(生工、大數據雙學士學位)、化學(化學、生工雙學士學位)。
南開大學
新增1個專業
南開大學2022年新增“數字經濟”專業,也是全國首批獲批此專業的高校,入學后在新生中二次選拔產生。數字經濟專業依托南開大學強勢經濟學科,是順應全球經濟數字化轉型,以及社會對具有深厚數字、經濟和管理素養的復合型人才的“井噴”式需求,依托南開大學強勢的經濟學科,培養具備扎實的經濟學理論功底和數理基礎、具有經世濟民的職業素養、擁有開闊的全球化視野、深刻理解中國國情并通曉數字經貿規則的復合型人才。
東北大學
新增1個專業
2022年,東北大學新增智能采礦工程本科招生專業。該專業面向國家戰略性礦產和人工智能的重大需求,依托采礦工程、信息科學和人工智能等優勢學科,培養具備數學、力學和智能技術基礎,掌握現代礦業智能開采理論、方法和技術,從事黃金、鐵、銅等金屬礦業工程及相關領域設計、生產、管理、科研工作的創新型、國際化卓越工程技術人才。
東北財經大學
新增2個專業
今年,東北財經大學獲批新增設立審計學、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2個普通本科專業。
其中審計學專業為工商管理類下設本科專業,專業代碼為120207,授予管理學學位,由會計學院承辦;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為計算機類下設本科專業,專業代碼為080910T,授予理學學位,由數據科學與人工智能學院承辦。
寧夏大學
新增4個專業
學校2022年新增了金融學、生態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和繪畫等4個本科專業。其中,繪畫為藝術類專業,計劃自2023年開始招生。金融學、生態學和環境科學與工程3個專業自今年開始招生。
首次實施“六卓越一拔尖2.0計劃”培養班項目
學校從2022年秋季學期起實施兩類“六卓越一拔尖2.0計劃”培養班項目。第一類直接在入校時實行單班招生。“六卓越一拔尖”培養班專業包括:化學工程與工藝(卓越工程師)、動物科學(卓越農林人才計劃)、新聞學(卓越新聞人才計劃)、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4個專業實施(基礎拔尖人才培養班)計劃。第二類對通過大類招生入校的學生分專業時實施。“六卓越一拔尖”培養班包括:機械工程(智能制造)(卓越工程師)、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卓越工程師)、園藝(卓越農林人才計劃)、法學(卓越法治人才計劃)、體育教育(基礎拔尖人才培養班)等5個培養班。學生進入二年級分專業時進行考試選拔,三年級實行動態調整。
新增1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
“寧夏大學與馬來西亞彭亨大學合作舉辦機械工程專業本科教育項目”于今年開始招生。機械工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計劃每年招生60人。該專業主要立足寧夏及西部地區的產業發展需要,兼顧面向國內先進裝備制造領域的科技發展需求,致力于培養能從事產品設計、工藝規劃、技術研發、科學研究、生產組織、管理運維等工作的高素質人才。
石河子大學
新增2個專業
2022年學校新增智慧農業、康復治療學兩個本科招生專業。
減少大類招生專業數量
為進一步尊重考生專業興趣和專業選擇權,學校減少了大類招生專業數量,2022年本科專業中有6個大類專業(包含18個專業)招生,70個本科專業按專業招生。
復旦大學
開設3個雙學士學位項目
復旦大學結合時代需求,于今年設置有3個雙學士學位項目,在校內進行選拔,分別是法學—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預防醫學—公共事業管理。
進一步暢通轉專業渠道
除俄語、朝鮮語、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只錄取有專業志愿的考生,入學后不實行校內轉專業政策以外,其它專業均給予學生兩次轉專業的機會。各轉出專業對轉出的人數和學習成績排名均不做限制,給考生更多重新認識自我、專業選擇的空間。從今年開始,醫學院學生與本部專業間的轉專業渠道被打通,為醫學專業學生提供了更靈活的發展路徑,做到始終以學生發展為中心。
新增計算機科學拔尖人才試驗班
今年學校共安排30個招生專業(類)招生,相對2021年,新增計算機科學拔尖人才試驗班。
華東師范大學
新增3個雙學士學位的招生培養項目
2022年學校新增3個雙學士學位的招生培養項目,分別是:翻譯+歷史學,人力資源管理+應用心理學,通信工程+教育技術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
新增4個專業
2022年學校新增招生專業有4個,其中精算學(英語)、俄語(工商管理雙學位)、羅馬尼亞語三個專業首次招生,新增的市場營銷(大數據與智能營銷)專業,并入工商管理類招生。
湖南大學
新增3個實驗班
學校今年新增英語(語言智能實驗班)、土木工程(智能土木實驗班)和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低碳建筑實驗班)3個實驗班。
新增7個專業
學校今年新增7個本科招生專業,分別是數字經濟、化學生物學、智能車輛工程、儲能科學與工程、城市管理、人工智能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其中馬克思主義理論安排在提前批招生。
福建醫科大學
新增1個五年制專業
學校今年新增五年制放射醫學專業,授予醫學學士學位,招收30人。該專業是致力于腫瘤放射診療,放射損傷診治與防護的一門醫學綜合性學科,為臨床醫學的特色專業。
新增本碩聯合培養項目
學校與澳大利亞西澳大學開展本碩聯合培養項目。凡就讀學校預防醫學專業、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學生且符合相關學業要求的學生,可申請兩校“3+1.5”、“4+1.5”的本碩聯合培養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