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雙減”大背景下,為進一步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淅川縣第一小學利用課余時間,立足學生興趣與特長,在校園內開展了舞蹈、籃球、足球、無人機、機器人等社團活動,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其中,皮影社團培養學生對皮影這一民間藝術的認識和理解,了解民俗風情,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念,陶冶情操;機器人社團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和科技創新意識;健美操社團的活動形式把體育與舞蹈相結合,教育性和藝術性相結合,培養了學生的良好氣質,增強了學生的集體意識,社團活動的開展,既培養了學生的興趣愛好,豐富了學生的精神生活,又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為學生張揚個性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學生社團活躍在校園,成了校園文化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據了解,淅川縣第一小學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導,進一步貫徹落實有關“雙減”工作的文件精神,按照“扶持科技類社團、規范文化藝術類社團、挖掘地方和志愿服務類社團”的思路,相繼成立138個學生社團,各年級4000多名學生全員參與。有效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愛好,將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學校教育有效融合起來,全方位關注了學生之間的差異,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真實詮釋了“育人為本 德育為先”的辦學理念。
(通訊員 李云仙 劉清坤 供稿)
標簽: 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