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氣不足百病生,一代宗師素樸中醫院教你中元節養生奧秘
2021-09-01 10:59:17 來源:壹點網
1
聽新聞

中元節,俗稱鬼節、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源于早期祖先的“七月半”農作豐收秋嘗祭祖。《說文解字》里提到過:“七月,陰氣成。”陰氣生長的時候,對于氣虛、陽虛的人來說,會感覺身體疲乏、容易生病,加上現在天氣還很悶熱,濕氣尤重。

那么,從中醫角度來講這一天該怎么過呢?鬼節陰門大開,天地之氣交接輪轉,稍微不注意就會感染陰邪之氣,所以中元節時期,養生需注重祛濕排毒。

多吃鴨肉,一代宗師素樸中醫院中醫專家朱醫生表示,鴨子吃的食物多為水生物,故其肉性味甘、寒,入肺胃腎經,有滋補、養胃、補腎、除癆熱骨蒸、消水腫、止熱痢、止咳化痰等作用。很多地方中元節吃鴨子的風俗,其實是為了養生。

75

3、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鴨肉中的脂肪酸主要是不飽和脂肪酸和低碳飽和脂肪酸,其化學成分近似橄欖油,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對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有益,可以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4、養胃生津健脾。中醫認為,鴨肉性寒,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生津,清熱健脾。

一代宗師素樸中醫院溫馨提示,鴨肉雖好但也不是人人可以吃,鴨肉性寒,患有腹部冷痛,腹瀉清稀,腰痛,經痛等病的朋友,應暫不食用為好。另外,多食鴨肉,會有滯氣、腹脹等弊病,千萬不能暴食。

除此之外,中元節處于農歷七月,此時陰濕氣較重,但天氣表象很熱,飲食上要以養陰清熱、潤燥止渴為主,建議食用百合、銀耳等益中補氣的食物,既滋陰養肺,又可以補陽氣。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