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以考定教”的定式 讓教學回歸本源
2021-09-03 11:17:03 來源:南方教育時報
1
聽新聞

以考定教的辦法,顛倒了教學工作的主次,堵住了教師們開展個性化教學因材施教的空間,讓他們沒有時間精力把教學重點放在學生身上。

此次改革,就是號召廣大教育工作者擺脫“以考定教”的定式,回歸到因材施教的正途。

8月30日,教育部印發通知,在義務教育學校加強考試管理,大幅限制考試次數,規定細致到要求學校和班級不得以測試、測驗、限時練習、學情調研等各種名義變相組織考試。

幾十年來,考試一直是中小學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學生眼里,期中考試、期末考試常態舉行自不必說,各種摸底考試、分班考試,頻繁的周考、月考、單元考試,還有由學校以外機構組織的模擬考試、選拔性考試等,也是多年學習生涯中的例牌菜。面對如此繁多的考試,大多數學生都會經歷從緊張到疲憊,從小心仔細到習以為常的過程。其中不少學生還會因此心煩意亂、焦躁不安,喪失學習興趣,最終小小年紀就想著加入“躺平”一族。此次改革如能真正落地,無疑會讓很多學生松一口氣,免于為考試而焦慮。

坦率地說,中小學校考試之所以頻繁,是因為長期以來考試制度已經成為學校非常教學工作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不考試,一些老師就弄不清楚學生學到了多少,下一步該怎么教。還有一些教師,已經習慣于將考試當做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通過考試,摸學生掌握學科知識的底,看學生學習成果和知識運用能力,強化學生的記憶和理解。這種教學方法,看似滴水不漏,實際上卻讓學生在從備考、應考到考試成績發榜的長時間里焦慮不安,影響學習情緒,消磨學習興趣。

頻繁考試,對教師而言同樣有害。出題、監考、改卷、講評,占用了教師原本應該用來鉆研教材、改進教學、熟悉學情的時間。此外,大量考試需要大量考卷,老師們只好花費很多精力來搜集各地的考試試卷,整理、研究不同的考試題型,應對學校與各地組織的模擬考試、統一考試和升學考試……更重要的是,以考定教的辦法,顛倒了教學工作的主次,堵住了教師們開展個性化教學因材施教的空間,讓他們沒有時間精力把教學重點放在學生身上。

從全國層面出發,大幅壓減考試次數,傳遞了“不以考試為抓手”的改革信號。教育是一項復雜而又專業的工程,學生掌握規定的學科知識只是開始,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才是根本。此次改革,就是號召廣大教育工作者擺脫“以考定教”的定式,回歸到因材施教的正途上,以學生為本,以改進教學方法為重點,引導和幫助學生在愉悅的教學過程中增長知識,掌握應對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技巧。

改革就意味著破舊立新。不以考試為抓手,考驗著教師的教學智慧。一二年級不考試了,其他年級考試次數少了,怎樣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怎樣有針對性地教學,是教師們需要深思的問題。加強作業管理或許正是破解之道。提高作業設計質量,確保作業難度水平符合學生實際,也同樣可以考察學生的學習情況;設置分層次作業、彈性作業、個性化作業,更有利于教師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工作,真正實現個性化教學。(卞廣春)

責編:

精彩推送